[发明专利]船舶尾轴孔镗排切削进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4229.4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8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吉城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扬帆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18 | 分类号: | B23B47/18;B23B4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6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尾轴孔镗排 切削 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镗排切削进给装置,尤其是一种船舶尾轴孔镗排切削进给装置,属于船舶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尾轴孔镗排切削在用的进给装置,由于尾轴孔长且孔径大,无法在通用的镗床上进行加工,现在基本上都是不带手动对刀功能,也没法进行快速走刀和微调,直接与电动机相连接,安全性也不高,在加工过程中无法变换切削进给量,且经常出现机械故障,因此给尾轴孔的加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且体积庞大,拆装起来费时费力,目前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尾轴孔镗排切削进给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此类进给装置无手动对刀功能、无法变换切削进给量且体积庞大的不足。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船舶尾轴孔镗排切削进给装置,包括丝杠齿轮、过渡支架、连接螺钉、进给机座、摇把、手自动进给机构和快速对刀机构,过渡支架通过其下方的孔与镗排中心孔相配合安装,过渡支架通过连接螺钉与进给机座安装在一起,手自动进给机构和快速对刀机构通过齿轮相互啮合安装在进给机座的安装孔内,丝杠齿轮与快速对刀机构上的输出齿轮相配合,摇把安装在手自动进给机构或快速对刀机构齿轮轴的一端,可进行手动对刀。
手自动进给机构包括齿轮、压盖、平键、轴承、隔套、齿轮轴、变档齿轮、导向键、端盖;三个齿轮轴通过一组轴承和隔套安装在进给机座的孔内,上方的齿轮轴右侧设有一组齿轮用于和两个变档齿轮相配合实现两档调速,两个变档齿轮通过导向键安装在中间的齿轮轴右侧,端盖固定在中间的齿轮轴右端面上,两个齿轮通过平键安装在中间和下方的齿轮轴的左侧并相互啮合;
快速对刀机构包括平键、齿轮和齿轮轴,齿轮轴通过平键安装有齿轮,并与手自动进给机构的下方齿轮轴右侧的齿轮相啮合,齿轮轴左侧的齿轮与丝杠齿轮啮合;
手自动进给机构和快速对刀机构的齿轮轴的轴线并非在同一直线上,中间两个齿轮轴、偏向上下齿轮轴的右侧,以缩小整个进给机座的直径,使整个机构结构紧凑;
两个变档齿轮通过导向键安装在手自动进给机构中间的齿轮轴右侧,并与其形成间隙配合,在变档齿轮上还设有顶紧螺孔,便于手动拨好啮合位置后进行定位,能够准确地自动走刀;
整个装置的进给1=0.1-0.2MM/每转,进给2=0.3-0.4MM/每转,以根据焊接材质的不同,变换合适的进给量,达到平稳加工,及保证质量。
本发明的优点是:将本装置安装在镗排轴的一个端面上,再将摇把安装在相应的齿轮轴上,通过差速原理加工前就可以先进行快速对刀和微调,开动电机进行自动走刀后,中途还可通过变档齿轮实现变换切削进给量,因此加工平稳效率高,精度好,应具有广泛的市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船舶尾轴孔镗排切削进给装置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船舶尾轴孔镗排切削进给装置的右视图;
图中:1.丝杆齿轮 2.齿轮 3.压盖 4.平键 5.齿轮 6. 过渡支架 7. 连接螺钉 8.进给机座 9.轴承 10.隔套 11. 齿轮轴 12.摇把 13.变档齿轮 14.变档齿轮 15.导向键 16.端盖 17.齿轮轴 18.齿轮轴 19.齿轮 20.平键 21.齿轮轴 22. 手自动进给机构 23. 快速对刀机构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船舶尾轴孔镗排切削进给装置,包括丝杠齿轮1、过渡支架6、连接螺钉7、进给机座8、摇把12、手自动进给机构22和快速对刀机构23,过渡支架6通过其下方的孔与镗排中心孔相配合安装,过渡支架6通过连接螺钉7与进给机座8安装在一起,手自动进给机构22和快速对刀机构23通过齿轮相互啮合安装在进给机座8的安装孔内,丝杠齿轮1与快速对刀机构23上的输出齿轮相配合,摇把12安装在手自动进给机构22或快速对刀机构23齿轮轴的一端,可进行手动对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扬帆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扬帆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2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