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鱿鱼内脏为原料提取得到的蛋白酶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6162.8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段杉;尹青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64 | 分类号: | C12N9/64;A23J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裘晖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鱿鱼 内脏 原料 提取 得到 蛋白酶 及其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领域,涉及水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特别涉及一种以鱿鱼内脏为原料提取得到的蛋白酶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鱿鱼经加工取得可食部分后剩余的内脏、皮、鳍部和墨汁等组成的加工副产物约占总比例的30%。加工副产物的成分组成为:水分63%、粗脂肪22.5%、粗蛋白13.5%、其它1%。对这些废弃物,国内有一部分加工成鱿溶浆,还有一部分被当做垃圾就地掩埋。这不但是对渔业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还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隐患。随着现代海洋加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鱿鱼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关鱿鱼内脏的利用,国内外已有一些相关研究,如袁亚辉等利用鱿鱼内脏生产海味素(利用鱿鱼内脏生产海味素的研究.《渔业现代化》2002年第01期);徐伟等对以鱿鱼加工废弃物发酵鱿鱼酱油过程中的生物胺变化做了一些研究(鱿鱼加工废弃物低盐鱼酱油速酿工艺及生化特性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Y,Z,LEE etal(1982)报道了鱿鱼肌肉和内脏(主要是肝脏和胰脏)含有丰富的活性较高的组织蛋白酶C,该酶具有二肽转移酶和二肽水解酶活力,利用其水解鱿鱼蛋白可提高水解物的鲜美味(Lee YZ,Simpson BK,HaardNF.supplementation Of squid fermentation with proteolytic enzymes.Journal of FoodBiochemistry1982年第06期);童军锋(2001)提出鱿鱼内脏可采用自身酶解发酵法,可作为制造鱼酱油的原料(加强鱿鱼资源的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海洋学研究》2001年第04期)。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有利用鱿鱼内脏提取蛋白酶的技术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以鱿鱼内脏为原料提取蛋白酶的方法。实现了对鱿鱼内脏的增值利用,可提高渔业生产附加值,而且还可避免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鱿鱼蛋白酶,增加了商品蛋白酶的品种。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鱿鱼蛋白酶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以鱿鱼内脏为原料提取蛋白酶的方法,是以新鲜或者冰冻的鱿鱼内脏为原料,鱿鱼内脏经破碎后,用水或食盐溶液进行提取,通过控制提取过程中食盐溶液浓度、固液比、温度、提取时间得到较高的蛋白酶回收率;然后通过等电点沉淀法和添加絮凝剂沉淀等方法去除杂蛋白,提高酶的纯度;最后经浓缩、添加稳定剂、防腐剂等成为液体鱿鱼内脏蛋白酶酶制剂;或者添加填料后经干燥、粉碎,得固体鱿鱼内脏蛋白酶制剂。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1)破碎鱿鱼内脏;
(2)在破碎了的鱿鱼内脏中加入水或食盐溶液提取,去除浮于上层的脂肪,得到提取液;
(3)将提取液除去沉淀,得到粗酶液;
(4)将粗酶液的pH值调节为4.0~5.0,静置并除去沉淀,得到上清液;
(5)向步骤(4)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絮凝剂沉淀杂蛋白;除去沉淀,得到上清液;
(6)步骤(5)中的上清液经浓缩后添加稳定剂和防腐剂,得到液体状的鱿鱼内脏蛋白酶酶制剂;或者添加填料后经干燥、粉碎,得固体状的鱿鱼内脏蛋白酶制剂。
步骤(1)中所述的鱿鱼内脏为新鲜或冻藏的,不能使用干燥过的;
步骤(1)中所述的破碎优选为使用组织捣碎机捣碎至泥状;
步骤(2)中所述的食盐溶液的浓度为1.0%(质量百分浓度)以下,优选为0.3~0.5%(质量百分浓度);
步骤(2)中所述的鱿鱼内脏与所述的食盐溶液优选按固液比(g/ml)1∶0.5~10配比,优选按固液比1∶1.5~1∶2配比;
步骤(2)中所述的提取的条件优选为于4~40℃提取15~120min;更优选为于20℃提取60min;
步骤(3)、(4)和(5)中所述的除去沉淀的方式为离心或过滤;
所述的离心的条件优选为3000r/min以上,离心时间10min以上;
所述的过滤可采用工业上常用的各种过滤机进行过滤;
步骤(4)中所述的pH值优选为4.5,调pH的试剂为各种可食用酸;
步骤(5)中所述的絮凝剂优选为硫酸铁、硫酸铝、三氯化铁、明矾等等各种常见的絮凝剂,絮凝剂的浓度为1%(质量体积比g/ml),添加的比例为粗酶液与絮凝剂3∶1~10∶1(V/V);优选采用硫酸铁,添加比例为4∶1(V/V)或是硫酸铝,添加比例为5∶1(V/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61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铁用低烟无卤阻燃联跳控制电缆
- 下一篇:数控机床用螺旋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