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麻与涤纶和锦纶纤维的混纺纱线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9820.9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3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忠;张熙明;蒋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6M15/11;D06M15/333;D06M15/285;D06M16/00;C12S11/00;D06M15/643;D06M15/53;D06L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5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麻 涤纶 锦纶 纤维 混纺 纱线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麻与涤纶和锦纶纤维的混纺纱线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棉纤维、化纤纤维等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人们开始需求可替代化纤、棉的其他纤维,其中麻纤维特别是黄麻纤维,其价格低廉,而且我国具有丰富的黄麻资源,是世界第三大黄麻种植国,黄麻纤维的开发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黄麻纤维的种植不占用良田,不用施加大量的化肥,也无需太多人工管理,并且黄麻比苎麻和亚麻具有更吸湿放湿性能,其防霉抗菌能力在麻类纤维中也是较强的,如能将黄麻纤维广泛地应用于服装面料领域,则对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解决国家的“三农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由于黄麻纤维存在纤维粗、长度短、刚性大、刺痒感严重等缺点,一直制约着黄麻纤维在服装面料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麻纤维的缺点,且集黄麻、涤纶、锦纶纤维的优点于一体的黄麻与涤纶和锦纶纤维的混纺纱线。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采用上述纱线生产的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黄麻与涤纶和锦纶纤维的混纺纱线,它是以黄麻、涤纶、锦纶三种纤维为原料经混纺制得;以原料重量百分比计,黄麻占整个重量比的30-50%;涤纶优选占整个重量比的20-30%;锦纶优选占整个重量比的20-50%。
其中,上述黄麻与涤纶和锦纶纤维混纺纱线中,所述黄麻优选占整个重量比的42.5%;涤纶优选占整个重量比的26.5%;锦纶优选占整个重量比的31%。
本发明的纱线可以纺为细度为15-40英支的纱线,也可以按照需求纺成其它标准的纱线。其作为原料可以按照现有有机织物的生产工艺生产各种织物,并将其应用于如外套、运动服等等,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麻与涤纶和锦纶纤维的混纺织物,其原料为上述混纺纱线。该混纺织物的生产工艺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工艺,优选以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取材:选择上述纱线作为原料。
2、上浆:采用上浆液对步骤1中选取的原料进行上浆。
3、织造:将步骤2中上浆后的原料上织机,织成织物。
4、织物退浆:采用淀粉酶液退浆,退浆浓度为0.2-2g/L,时间为30分钟以上;
5、煮练漂白:采用一浴法处理退浆后的织物,具体步骤如下:以浴比1∶15-25配制处理液,该处理液中精练剂TA-110的浓度为2-8ml/L,双氧水的浓度为3-11ml/L,处理温度为45-85℃;处理10-40分钟后,按每升处理液加入1-7ml的双氧水促活剂TA-116,处理20-50分钟。
6、染色:采用直接染料或活性染料进行染色。
7、柔软整理:先将染色后的织物进行生物酶处理,然后进行柔软整理;其中生物酶处理过程中:浴比为1∶10-30,纤维素酶用量为织物重量的0.5-4%,渗透剂JFC用量为织物重量的0.02-0.2%,pH值为3.5-6,处理温度为40-60℃,处理时间为30-120分钟;柔软整理方法:经生物酶处理后的织物先在含有浓度为5-30g/L氨基硅油柔软剂8040和浓度为0.5-4g/L JFC的混合溶液中二浸二轧,其中轧余率为60-100%,然后在130-180℃的温度下进行焙烘0.5-4.5分钟。
8、后处理:将柔软整理后的织物进行常规水洗,烘干即得所述的黄麻与涤纶和锦纶纤维的混纺织物。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上浆液为PVA浆液、接枝淀粉与聚丙烯酰胺浆的混合液,其中,PVA浆液与接枝淀粉的重量比例为1∶1-4;PVA浆液与接枝淀粉的混合物与聚丙烯酰胺浆的重量比为3-15∶1。
有益效果:黄麻纤维虽然具有吸湿、透气、抗菌、防螨的优点,但黄麻纤维手感粗糙,制成的面料易起褶皱;而锦纶纤维强度高、耐磨性好且可纺性能好;涤纶纤维最大的优点就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本发明将黄麻与涤纶和锦纶按照合理的配比进行混纺,能改善黄麻面料粗硬、易起褶皱的缺点,同时具有吸湿、透气、抗菌、强度高、耐磨等优点。采用该纱线制作的混纺面料适应用于外套服装,运动服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黄麻与涤纶和锦纶纤维的混纺纱线,它是以黄麻、涤纶、锦纶三种纤维为原料经混纺制得;以原料重量百分比计,黄麻占整个重量比的42.5%;涤纶占整个重量比的26.5%;锦纶占整个重量比的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98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