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07459.X 申请日: 2011-12-08
公开(公告)号: CN103160139A 公开(公告)日: 2013-06-19
发明(设计)人: 刘国庆;赵肖;胡卫华;钱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蓝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B61/00 分类号: C09B61/00;A23L1/30;A23L1/275
代理公司: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胡美强
地址: 201516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天然 色素 提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用于板栗壳色素、黑豆皮色素、火龙果皮色素、荔枝壳色素、葡萄籽原花色素、山核桃外果皮色素、橡子壳色素、柑橘皮黄色素、榛子壳色素、油桃皮红色素、紫甘薯色素、和紫黑高粱壳色素制取的工艺。 

背景技术

天然植物色素按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吡咯衍生物类色素、多烯类色素(类胡萝卜类素系)、酚类色素、酮和醌类色素,其不但无毒无害,而且很多含有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或本身就是维生素或具有维生素性质的物质,如核黄素、番茄红色素、β-胡萝卜素等,同时天然色素色调比较自然,能较好地模仿天然物的颜色,着色的色调比较自然等众多因素,因此现代食品工业对色素的选择越来越趋向于使用天然色素,天然色素的提取也是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浸提法、微波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其中溶剂浸提法作为使用最早,且操作简单,成为了目前最常用的天然色素提取方法,其原理是根据目标成分在不同溶剂(特别是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将其分离。 

板栗壳中含有黄酮类物质,它是一种水溶性好、着色能力强、性质稳定、具有消除自由基、阻断和清除氧化损伤、保健和延缓衰老功能和价值的天然棕色素,有着广阔发展和应用前景。 

板栗壳色素的溶剂提取法由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成为目前最为常用的提取方法,如,北京农学院.板栗壳棕色素的提取方法[P].中国:CN 101407640A,2009.4.15.所描述的稀碱乙醇溶液二次浸提,色素提取率在7-10%,色价18-20,色素的0.1%质量体积浓度为棕红色,澄清透明,无异味,略带板栗香气;李云雁,宋光森.板栗壳色素的提取及其主要成分定性分析[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3,19(3):10-12.所报道的优化提取条件:板栗壳与30%乙醇的料液比1∶15(质量比),80℃下提取2次,每次3h。但容易造成板栗壳中黄酮类物质和其他抗氧化成分的破坏,并且提取液中杂质含量较高,不利于黄酮类物质的分离与纯化,提取率也不高。 

黑豆皮富含红色素,该色素易溶于水、味香甜、色泽鲜艳,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明显,是一种很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天然色素。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黑豆皮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报道较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有机溶剂浸提,如:梅建生,李理,胡建涛,等.黑豆皮色素提取方法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34(3):320-324.所报道的黑豆皮花色苷类色素提取优化条件:50%乙醇溶液在料液比1∶100、pH值1.0下,70℃、90min提取3次,得到鲜红色的色素浸膏,干燥后为紫红色色素干粉,提取率可达98%左右;高雪琴,王若兰,杨建平.黑豆皮红色素微波辅助提取与乙醇浸提的工艺比较研究[J].食品与药品,2006,8(05A):39-41.所报道的乙醇溶液在料液比1∶40下提取4h,提取率93%,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时,具有省时,提取率高,但溶剂消耗同样在1∶40。提取耗时长,溶剂耗量大,而且色素耐热性、耐光性及受金属离子影响的差异大。 

火龙果果皮含有丰富的色素,实验测得约占果中色素总量的21%,食用和加工中果皮被丢弃,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此提取果皮色素不但可以拓宽色素的品种资源,满足人们对天然色素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可使自然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开发,从而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并为这一农产品的深加工创造一条新的出路,进一步提高生产者、经营者的经济效益 

我国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技术、工艺以及色素稳定性等方面报道不 多,系统研究历史不长。如杨昌鹏,唐志远,卢艺,等.火龙果果皮红色素的提取分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47-349.研究了以乙醇酸溶液在料液比1∶60下提取5-10min,提取效果较佳,但总体色素提取效率不高,而且所用溶剂量大,容易造成浪费。 

荔枝壳中含有大量性能优良,颜色鲜艳的天然色素,是一种非常值得开发的天然,纯度较高的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的原料。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荔枝生产国,占世界荔枝种植总面积的90%和总产量的80%。由于荔枝作为中医或其他食疗用途,通常用的是荔枝果肉,而大量荔枝皮则作为废弃物丢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74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