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莓红酒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7686.2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9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天祥;李然洪;汤庆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R1/865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莓 红酒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具体来说,涉及含酒精的饮料,尤其涉及蓝莓红酒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Blueberry),又称越橘、蓝浆果,杜鹃花科越橘属落叶常绿灌木。蓝莓果实具有极强的药用及营养保健功能。据有关部门对从美国引进的14个品种的蓝莓果实的综合分析,每100g鲜果中花青素含量高达163mg、蛋白质400—700mg、维生素A达81—100国际单位、维生素E 2.7—9.5mg、SOD 39国际单位,还含有丰富的K、Fe、Zn、Ca等矿物质元素。据相关研究表明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具有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改善循环、抗溃疡、抗炎症、提高免疫力、增强心脏功能、抗心血管疾病、抗衰老、抗癌及抗突变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被称为第三代水果。是近几年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第三代果树品种。
近年来以蓝莓为原料酿酒的技术发展起来。目前,中国专利数据库中相关的方案有200610134929.9号《蓝莓酒的酿造方法》、200710011761.7号《蓝莓啤酒及其酿造方法》、200910072744.3《蓝莓(笃斯越橘)白兰地酒及其生产工艺》和201010240709.0号《一种全汁蓝莓汽酒的制造方法》等。现有的有关蓝莓酒生产技大都采用浸泡法,采用发酵法生产的很少,还有采用部分蓝莓结合其他水果混合发酵的。但这几种方法得到的产品缺乏全汁酒的协调和果香,无法和红葡萄酒相比,不能完全算作蓝莓红酒;而且这些方法大都采用蓝莓清汁进行发酵,少有用蓝莓汁、渣直接混合发酵的,原有工艺参数并不适应于浆汁发酵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莓红酒的生产方法,以制得香气纯正、怡悦,口味爽怡、幽雅,有蓝莓特有滋味的蓝莓红酒。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的方法是:
(1) 蓝莓果的筛选、破碎打浆
采摘成熟的蓝莓果,经人工两次筛选选出霉烂、生青果,破碎后打成带皮果浆,贮存在不锈钢罐中,并立即加入50mg/L的SO2,防止氧化和抑制杂菌生长;
发明人指出:破碎时应防止长时间接触金属器壁,以免带入过多的铁、铜等金属离子。
(2) 原料成分的调整
蓝莓鲜果的糖度较低,发酵后往往达不到产品要求;故须加入脱水蓝莓果浆或者浓缩蓝莓果汁,以控制糖度在18~23°Bx;用酒石酸或碳酸钙调整酸度;
(3) 果浆发酵
将蓝莓果浆送入发酵罐,添加活性干酵母,温度控制在22℃~26℃下连续进行酒精发酵10天以上,期间进行通风搅拌,保障酵母的繁殖;
(4) 过滤分离
将发酵物料进行过滤,分离出原红酒和皮渣,得到的原红酒储存、备用,皮渣可进一步综合利用;
(5) 苹果酸-乳酸发酵
过滤的原红酒继续在发酵罐中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温度维持在18℃~22℃,密封发酵一星期后,定期检测苹果酸是否消耗完全;当消耗完立即分离酒脚,同时加入40mg/L的SO2终止发酵;
(6) 下胶澄清处理
在苹果酸—乳酸发酵完成后,加入橡木片进行贮存,密闭恒温保藏,期间可倒桶;待酒液达到带有橡木香气的要求后,使用蛋清粉进行下胶澄清处理;
(7) 陈酿老熟
下胶完成后的上层澄清液,采用冷冻促进老熟的方法加速陈酿;冷冻处理时,要迅速降温,使温度高于原酒冰点温度1℃,储存之后等温过滤除去结晶体;
(8) 多次过滤
采用多种过滤方式结合使用,进行恒温恒压过滤,前期使用硅藻土过滤,后期采用超滤,最后一道过滤为除菌过滤;
(9) 灌装储存
过滤的滤液即为蓝莓红酒,等压灌装、打塞,15℃横放瓶储,得到产品蓝莓红酒。
上述第(1)步中,打成的带皮果浆须在4小时内送去发酵,以防果浆变质。
上述第(2)步中,所述浓缩汁是浓度为65°Bx 的蓝莓果汁;所述酸度的pH保持在3.2~3.5间。
上述第(3)步中,所述添加活性干酵母的量控制为0.25g/kg。
上述第(4)步中,所述原红酒的酒精度(体积分数)为8%~12%。
上述第(6)步中,所述加入橡木片的量控制为3g/L;所述保藏温度为15℃;所述蛋清粉的用量为8g/h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76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I型胶原凝胶细胞微球成丝制备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功能型葡萄酒的酿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