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压差冷缸循环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8049.5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2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吉阿明;童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夏民;吉阿明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39/04;F25B4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02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差冷缸 循环 应用 | ||
1.一种低压差冷缸循环制冷系统(JM),该低压差冷缸循环制冷系统(JM)包括热交换器、压缩机和油分离器,其中,所述的热交换器是滴水式冷凝器(J2),所述的压缩机是转子式冷缸压缩机(M1),该滴水式冷凝器(J2)由多层扁平形状的换热管(1)和多层波形通风翅片(8)相间叠合而成被夹合紧固于与换热管(1)形状相同的上部滴水夹板(32)、下夹板或底盘平板和多根拉杆(45)组成的框架内;每层换热管(1)由两根平行排列的金属多孔扁管(2)、扁管(2)外包贴膜式蒸发面(3)、扁管间嵌入条形填芯(4)和卡片组合而成;波形通风翅片(8)的垂直壁面分布双向条形百叶窗(10),制作翅片(8)的复合带料(9):以涂塑薄铝带作为其骨架,其两侧面粘贴较薄的膜式蒸发面;所述的滴水式冷凝器(J2)制成圆形或弧形或L形;所述的膜式蒸发面(3)、填芯(4)和翅片复合带料(9)的较薄膜式蒸发面用耐腐的吸水性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转子式冷缸压缩机(M1)的排气管(13)连接至油分离器(12),将油分离器(12)的油分排气管(17)连接至滴水式冷凝器(J2)的制冷剂入口管(29),将滴水式冷凝器(J2)的制冷剂出口管(30)连接至浸没于底盘水槽(36)中的过冷螺旋管(37),将过冷螺旋管(37)的出口连接至高压供液管(39);将油分离器(12)的回油毛细管(25)连通至低压回汽管(41),将低压回汽管(41)连接至转子式冷缸压缩机(M1)上的液汽分离罐(27);
其中,该换热管(1)被提供为两组换热管,每组换热管包括多层换热管,各层换热管通过扁管折叠弯(46)在分层处连通,每组换热管具有一个制冷剂入口和一个制冷剂出口,该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分别通过三通(31)与制冷剂入口管(29)和制冷剂出口管(30)连接;
该换热管(1)包括全托型换热管、平托型换热管和全渗透型换热管,该全托型换热管的膜式蒸发面(3)的外侧的底平面、左右半圆有亲水薄铝片制成的渗水托片(5),该渗水托片(5)的底平面开有渗水孔(6);该平托型换热管的膜式蒸发面(3)的外侧的底平面有亲水薄铝片制成的开有渗水孔(6)的平渗水托片(7);该全渗透型换热管的膜式蒸发面(3)外侧不设渗水托片;
通过将各层换热管提供为全托型换热管、平托型换热管和全渗透型换热管中的至少一种来调节各层换热管的渗水量和外膜式蒸发面(3)的含水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差冷缸循环制冷系统(JM),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水式冷凝器,每层换热管(1)的两端上下各有一块定位垫块(35)夹合固定、每个定位垫块(35)的两端各有一个拉杆孔被迎风、出风两侧的两根 拉杆(45)固定;每组换热管(1)有两根径向或横向平行排列的扁管(2)多次折叠弯(46)而构成多层纵向平行排列的换热管(1)、制冷剂的入口和出口端各有一个扁管连接三通(31),换热管(1)分层处的折叠弯(46)和扁管连接三通(31)在定位垫块(35)的外侧;波形通风翅片(8)的垂直壁面分布双向条形百叶窗(10)的气流导向角α°、在迎风和出风两侧边缘和百叶窗(10)的气流转向处的垂直壁面滚轧人字肋(11);位于滴水式冷凝器顶部的肋状滴水夹板(32):滴水管(33)设在中心线上,在底平面中心线上分布滴水微孔(34),滴水管(33)连接内机回水管或供水细管;径向或横向肋条(44)等角度或等距离分布、每个径向或横向肋条(44)在迎风和出风两侧各有一个拉杆孔,在迎风和出风两侧面是圆形或条形边肋(47);滴水式冷凝器还可以制成J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夏民;吉阿明,未经童夏民;吉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80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镜片及使用该玻璃镜片的镜头模组
- 下一篇:减排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