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体石材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9080.0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3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强 |
主分类号: | E04F13/077 | 分类号: | E04F13/077;C04B26/32;B32B37/06;B32B37/1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体 石材 及其 生产工艺 | ||
1.软体石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层、中层、面层,依次粘合在一起,在基层内嵌设有玻璃纤维网;基层的组分包含弹性丙稀酸乳液、硅丙乳液、300目石粉、250日石粉、200目石粉、增稠剂,各组分占基层总重的重量百分比为弹性丙稀酸乳液25~30%、硅丙乳液20~25%、300目石粉25~30%、250日石粉15~20%、200目石粉5~10%、增稠剂1~3%;中层的组分包含弹性丙稀酸乳液、硅丙乳液、彩色天然石粒,各组分占中层总重的重量百分比为弹性丙稀酸乳液10~15%、硅丙乳液15~20%、彩色天然石粒70~75%;面层的组分包含硅丙乳液、高光丙稀酸乳液、加快面层干燥和增加柔软度的助剂,各组分占面层总重的重量百分比为丙乳液60~65%、高光丙稀酸乳液30~35%、助剂2~5%。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软体石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改性聚醚。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软体石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乙二醇或三苯氧基-乙-丙醇。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软体石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1)制备基层:
A:将弹性丙稀酸乳液、硅丙乳液、300目石粉、250目石粉、200目石粉加入混合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形成制备基层的基料;
B:使用滚筒将基料滚涂在模具上,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基料涂层,将附有涂层的模具放入烘箱干燥2~3小时,温度控制在50~60度;
C:干燥结束后取出模具,并在第一层涂层上再滚涂第2遍基料形成第二层涂层,再第二层涂层中压入玻璃纤维网,将其放入烘箱内干燥,温度控制在50~60度,2~3小时后取出,在常温下放置12~24小时,形成基层;
(2)喷涂中层:
D:将弹性丙稀酸乳液、硅丙乳液、彩色天然石粒均匀混合在一起,形成中层材料;
E:在基层完全干燥后,用专用喷枪把中层材料均匀的喷涂在基层表面,再进入烘箱烘烤2~3小时,温度控制在50~60度,干燥后取出放置室温,将模具取下,制成半成品;
(3)喷涂面层:
F:将硅丙乳液、高光丙稀酸乳液、助剂均匀混合在一起,形成面层材料;
G:在步骤E中的半成品中层上表面喷一层面层材料,再将其放入烘箱中干燥2~3小时,温度控制在50~60度,干燥后放置室温,并切割成各种规格。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A步骤中混合搅拌30~4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强,未经李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90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乌贼产卵附着基材料及涂层结构
- 下一篇:植绒装饰钢板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