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元醇醚聚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9498.1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8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义建军;许普;毛静;李荣波;谭魁龙;王科峰;张明革;李志飞;崔亮;尹宝作;崔伟松;黄启谷;刘智;黄海兵;祖凤华;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210/02;C08F4/649;C08F4/646;C08F4/656;C08F4/654;C08F4/658;C08F4/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元 醇醚聚 烯烃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元醇醚聚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Ziegler-Natta催化剂问世至今已有近60年历史,期间尽管出现了如茂金属与非茂金属等聚烯烃催化剂,但其工业化问题较多,如助催化剂昂贵,主催化剂负载还存在困难等。因此,就目前工业生产与市场占有率来看,传统的Z-N催化剂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烯烃聚合领域的主导者。近年来,国内外的Z-N催化剂产品层出不穷,催化剂稳定性与聚合催化活性也不断提高。但在控制催化剂颗粒规整性及粒径分布方面仍有不足,导致所得聚烯烃产品堆积密度低、细粉含量高,甚至生产中粘釜、挂釜、阻塞管道等问题,影响了工业生产效益。目前生产中需开发出制备工艺简单、粒径分布均匀的球形催化剂。
目前公开的有关制备球形催化剂产品的工艺技术主要集中在采用球形催化剂载体方面,而球形载体的制备方法很多,如重结晶、再沉淀、喷雾干燥以及化学反应法等。专利CN101857650公开了一种简便的球形聚烯烃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无水卤化镁溶于四氢呋喃形成溶液,以二元醇醚为析出剂,将二元醇醚缓慢滴入卤化镁溶液中,保持高速搅拌,所得体系静置分层,分离出底层沉淀并洗涤,再将所得沉淀用氯化物或烷基铝溶液浸泡后分离出沉淀,并用烷烃对其洗涤得到球形催化剂载体。专利CN1404416A公开了一种二卤化镁球形载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将二卤化镁和路易斯碱的熔融加合物乳化分散在液相介质中,接着将该乳液快速冷却,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球形颗粒状载体加合物。专利CN102040683A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球形载体制备方法,该球形载体是通过卤化镁醇合物与环氧乙烷类化合物反应而得,所得载体颗粒形态好,大小可调,粒径分布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的用于烯烃聚合或乙烯与共单体共聚合的球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烯烃聚合或乙烯与共单体共聚合的球形催化剂由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所述的主催化剂由卤化镁、过渡金属卤化物、有机硅氧烷化合物和有机醇醚化合物用量关系为:卤化镁、过渡金属卤化物、有机硅氧烷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30∶0.001-0.4;卤化镁与有机醇醚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00∶0.1-20。主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的用量关系为:主催化剂中的过渡金属卤化物与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30-500。
其中,所述的卤化镁选自通式(1)为Mg(R)aXb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R选自C1~C20的脂肪烃基、C1~C20的脂肪烷氧基、C3~C20的脂环基或C6~C20的芳香烃基;X选自卤素;a=0、1或2,b=0、1或2,a+b=2。具体选自二氯化镁、二溴化镁、二碘化镁、氯化甲氧基镁、氯化乙氧基镁、氯化丙氧基镁、氯化丁氧基镁、氯化苯氧基镁、乙氧基镁、异丙氧基镁、丁氧基镁、氯化异丙氧基镁、氯化丁基镁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优选二氯化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9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预制拼装防撞护栏
- 下一篇:一种溴甲纳曲酮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