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抑菌作用的茶树菇发酵液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9893.X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邓超;陈敬华;程咏梅;滕丽萍;陈荆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抑菌作用 茶树 发酵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抑菌作用的茶树菇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属生物工程技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茶树菇属担子菌纲,粪锈伞科,田菇属,又名茶菇、油茶菇、神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食用菌新品种。茶树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并且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中医认为该菇性平、甘温、无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清热、平肝、明目、健脾的功效。是一种集营养、保健、理疗于一身的绿色食品。通过深层发酵获得一种天然的具有抑菌作用的发酵液,可应用于化妆品的抑菌防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茶树菇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将茶树菇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法接入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待长好后移至摇瓶种子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将培养好的种子液接入摇瓶发酵液体培养基培养。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浓缩,脱蛋白,透析后得到澄清的黄色液体,滤过除菌后进行抑菌实验。
上述过程中,斜面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摇瓶种子培养基为PDA1L加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牛肉膏2g,蛋白胨1g,pH6.0,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2g/100mL、酵母粉0.3g/100mL、磷酸二氢钾0.2g/100mL、硫酸镁0.05g/100mL,培养条件为起始pH6.0,250mL三角瓶装培养基100mL于25℃,150r/min,振荡培养7d,离心后上清液用Sevage法去除游离蛋白质,蒸馏水透析去除无机盐,得到茶树菇发酵液。滤过除菌后用滤纸片法进行抑菌实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例将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操作方法,但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例一
1.发酵液制备
出发菌种为市售茶树菇(Agrocybe aegirit);
(1)组织分离法
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含1.5%~2.0%琼脂,pH自然;
组织分离方法:将子实体外表用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后,放入超净工作台上,用消毒过的刀片与镊子切取菌柄与菌盖交界处组织块接入斜面培养基上,pH自然,置于25℃温度下暗培养,5d后菌丝开始萌发,每隔2d检查1次,除去污染,选择菌丝生长速度快和长势强的试管作为纯母种;
(2)摇瓶种子培养
摇瓶种子培养基:PDA1L加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牛肉膏2g,蛋白胨1g,pH6.0;
培养方法:从斜面菌种中取3~4块黄豆大小相同的菌块,接种于摇瓶种子培养基中,250mL三角瓶装培养基100mL于25℃,150r/min,振荡培养7d;
(3)摇瓶发酵培养
发酵培养基:玉米粉2g/100mL、酵母粉0.3g/100mL、磷酸二氢钾0.2g/100mL、硫酸镁0.05g/100mL;
培养方法:将培养好的种子以15%的接种量接入摇瓶发酵培养基中25℃,150r/min,振荡培养7d;
(4)发酵液浓缩,脱蛋白,透析
培养后离心,取上清液旋转蒸发仪浓缩后用Sevage法去除游离蛋白,即按发酵液1/5的体积加入氯仿,然后加入氯仿体积1/5的正丁醇,混合后振荡20min。蛋白质与氯仿-正丁醇生成凝胶,4000rpm离心20min,收集上清液,反复操作8次至氯仿-正丁醇层不浑浊为止。然后取上清液中装入透析袋中,扎紧袋口,悬浮于蒸馏水中,透析48h,中间每隔12小时换水一次,得发酵液。
2.滤过除菌
上述液体通过0.22μm的滤膜除菌。
实例二
对茶树菇发酵液样品进行了氨基酸组成,单糖组成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所含氨基酸中谷氨酸占18%以上,天冬氨酸占12%以上,甘氨酸占8%以上,赖氨酸占7%以上,丙氨酸占6%以上,所含单糖以葡萄糖为主,用苯酚-硫酸法测得多糖含量为76.3%。茶树菇发酵液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见表1。
表1茶树菇发酵液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实例三
将制备得到的茶树菇发酵液进行抑菌实验。
1.供试菌株的准备:在无菌室中将供试菌种接入相对应的试管斜面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培养温度和时间分别为细菌35~37℃,18~24h、霉菌25~28℃,44~48h、酵母菌30℃,44~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98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老年病人腰椎穿刺床
- 下一篇:一种治疗儿童胃炎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