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施工方法及液压滑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2679.X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11/2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钢筋混凝土 烟囱 施工 方法 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形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施工方法及液压滑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圆形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滑模施工工艺自上世纪70年代就在我国开始使用,发展到现在,滑模工艺中有滑框倒模、外滑内提、外滑内砌及自升平台式翻模和无井架液压滑模等。垂直运输采用电动卷扬机通过随升井架提升设在烟囱中心的吊笼或直接采用施工升降机等。
无井架液压滑模垂直运输采用电动卷扬机通过随升井架提升设在烟囱中心的吊笼,一般随升井架高度在7.5m至10.5m。其不足之处在于:施工高度较高的烟囱时,中心吊笼在提升过程中沿柔性滑道晃动较大,用于施工人员上下及部分施工材料的垂直运输不安全,且中心吊笼提升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出口内径≥3m、筒壁厚≥1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的钢筋混凝土圆形烟囱施工方法及液压滑模装置。该施工装置简单轻便,一次性投资少,作业成本低,施工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并且能重复使用。采用该方法及装置施工安全有保证,质量易控制,观感效果好,并可在圆锥形变截面混凝土筒体结构工程中推广应用。本发明所提及的液压滑模装置,在无井架液压滑模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固定井架,固定井架设在烟囱中心,中心吊笼设在固定井架内,沿固定井架由电动卷扬机滑升。用于施工人员上下及砖、砂浆等小构件的垂直运输。这样就能保证中心吊笼沿固定轨迹平稳提升及下降,安全性提高,提升速度也有一定提高,加快施工速度。
该液压滑模工艺是一种使混凝土在动态连续成型的快速施工方法,操作平台和模板等荷载全部支承于靠低龄期混凝土稳固且刚度较小的支撑杆上,利用液压千斤顶来带动操作平台和模板沿筒壁滑升,液压千斤顶通过油路系统在支承杆上爬升。该液压滑模施工,采用外筒壁滑模,内衬砌筑,外筒壁与内衬同步施工的“外滑内砌”施工工艺。该液压滑模施工动态连续施工,和倒模比施工速度快。沿烟囱筒壁周圈对称布置液压千斤顶,使平台提升平稳,操作平台不易产生倾斜。模板由固定模板、活动模板和收分模板组合而成,便于组装拆卸及调整整个组合模板结构的直径和周长,可随烟囱直径变化的要求逐渐减小。采用该液压滑模施工的烟囱筒壁混凝土结构内实外光,外观质量比倒模效果好。每滑升300mm~500mm浇筑一次混凝土;每滑升10m,平台中心就通过1个15kg线锤对中一次,模板结构半径用钢尺丈量及时纠偏,操作平台通过液压千斤顶调整水平度及标高,从而控制滑升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该液压滑模施工投入施工人员少,便于管理。
该液压滑模装置主要由操作平台、随升井架、钢模板、围圈、“开”字形提升架、调径装置、吊架、垂直运输设备、液压千斤顶及液压系统、固定井架组成。整个装置轻便简单,机械化程度高,便于组装拆卸,并可以重复使用,一次性投资少。
人员上下和砖及砂浆垂直运输采用电动卷扬机通过随升井架提升设在烟囱中心的吊笼实现,中心吊笼设在固定井架内,沿固定井架由电动卷扬机提升。混凝土和钢筋的垂直运输则通过固定于随升井架上的天轮,采用电动卷扬机提升钢丝绳及吊斗实现。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圆形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施工方法,在烟囱基础上提前预埋好钢板埋件,以便固定井架的安装,采用常规倒模施工一定高度烟囱筒壁,将支承杆对称按25%错头预埋在筒壁内,支承杆与支承杆对接通过焊接连接。施工人员及砖砂浆、部分小工具构件等通过烟囱出灰口进入固定井架内的中心吊笼,进行垂直运输。在预埋好的支承杆上装上液压千斤顶,操作平台通过辐射梁支撑于液压千斤顶上,操作平台由辐射梁,外栏圈、内外钢圈及连接体系,内外吊架平台,操作平台木板及外围栏杆组成。内外钢模板通过围圈连成整体,与“开”字形提升架联系起来,“开”字形提升架通过横梁架设于辐射梁上,通过调径装置可在辐射梁上沿烟囱中心移动,从而实现变径。成品钢筋及混凝土通过电动卷扬机带动钢丝绳及吊斗垂直运输至操作平台上,施工人员站在内外吊架平台上进行钢筋绑扎及混凝土的浇筑。一次浇筑混凝土300mm~500mm,当浇筑好的混凝土强度达到0.2MPa~0.4MPa,即可通过附着于支承杆上的液压千斤顶带动整个操作平台进行滑升,进行上一层筒壁施工。在钢筋混凝土筒壁施工的过程中,内衬砌筑同步进行,施工人员在操作平台的内吊架平台上进行内衬砌筑,砌筑材料通过中心吊笼垂直运输至操作平台,再从操作平台运输至内吊架平台。通过如此循环,不断滑升,直至完成整个筒壁施工。烟囱筒壁施工完成之后,按顺序拆除整个滑模装置及固定井架,完成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26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