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须菜鱼丸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7208.8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1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于冬梅;王永强;朱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宽达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26 | 分类号: | A23L1/326;A23L1/21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须菜 鱼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黄须菜鱼丸,其特征在于,由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鱼肉40~65份,黄须野菜15~25份,木薯变性淀粉8~20份,玉米淀粉8~20份,冰水7~15份,食品级碳酸钙1.5~3.5份,辅料2.05~4.7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须菜鱼丸,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肉为脱水后鱼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须菜鱼丸,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食盐1~2.2份,白糖:1~2.5份,味精0.5~0.8份,磷酸盐0.1~0.3份,调味液0.15~0.3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须菜鱼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为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须菜鱼丸,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味液包括占调味液重量份数的0.12%的氨基酸和0.13%的鱼肉提取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须菜鱼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选自L-亮氨酸、谷光氨肽、L-亮氨酸盐酸盐、半光氨酸、半光氨酸盐酸盐、甘氨酸、硫氨素盐酸盐、丙氨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7.一种黄须菜鱼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鱼验收:采用符合一级鲜度的新鲜或冰鲜淡水鱼,且原料鱼每条重100g以上;
(2)原料鱼处理:用清水冲洗鱼体,除去鱼头、尾、内脏、腹腔内黑膜、污血等物,再用15℃以下清水冲洗鱼体,保证鱼肉鲜度;
(3)采肉:原料鱼处理后,将鱼体置于采肉机上采肉,分两次进行,并将两次采得的鱼肉混合均匀,采肉得率在30%~45%;
(4)漂洗:采得的鱼肉,放于不锈钢漂洗池中,加入6倍~8倍量冰水,水温控制在6℃~10℃,漂洗次数视鱼的鲜度而定,鲜度高的鱼可少洗,鲜度差的鱼应多洗,漂洗时间控制在20min;
(5)精滤:采用脱水前精滤,鱼肉温度要保持在10℃以下,漂洗后的鱼肉,进入精滤机,精滤机孔径为0.8mm~1.2mm,鱼肉从筒内通过细网目中挤出;
(6)脱水:精滤后的鱼肉装进尼龙袋,用离心机进一步将鱼肉脱水至含水为80%~82%;
(7)斩拌:斩拌分3阶段进行,第1阶段:将40~65份脱水后的鱼肉放入斩拌机内,加入0.1~0.3份的磷酸盐中速斩拌,时间为3min~5min;第2阶段:加入1~2.2份食盐快速斩拌,时间为5min~10min,加入7~15份的冰水;第3阶段:边慢速搅拌边加入15~25份黄须野菜、8~20份的木薯变性淀粉、8~20份的玉米淀粉、1.5~3.5份的食品级碳酸钙、1~2.5份的白糖、0.5~0.8份的味精、0.15~0.3份的调味液,斩拌均匀即可,斩拌的温度控制在2℃~8℃;
(8)成型:利用成型机成型,至40℃~50℃水中浸泡2min~3min;
(9)熟制:将温水浸泡过的鱼丸投放90℃~95℃沸水中煮熟,鱼丸上浮时捞出;
(10)速冻:将已经冷却的鱼丸于速冻隧道中速冻,至产品中心温度达到-18℃以下;
(11)包装冷藏:速冻后的产品进行内包装,通过金属探测仪后进行外包装,置于冷藏库中冷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宽达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宽达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72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目标地址请求的重定向
- 下一篇:锂离子电容器以及锂离子电容器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