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9569.6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7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西田祐之;田中敬树;森下誉仁;鲹本惠介;安永慎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9/18 | 分类号: | F16H59/18;F16H6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宋亮;姜盛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驱动力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作为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模式,其具有手动变速模式,该手动变速模式可以通过手动选择预先设定的多个变速档之中的一个。
背景技术
当前,公开了多种下述技术,在搭载于车辆上的动力传动系中,具有相对于驾驶员的加速器踏板操作而产生的驱动力特性不同的多个模式,通过选择性地切换这些模式,从而实现重视燃料消耗改善的行驶、及重视运动性能的行驶等。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技术,作为驱动力特性而设定标准模式、节能模式、以及动力模式,该标准模式的输出扭矩相对于加速器踏板开度大致呈直线型的变化,该节能模式节约发动机扭矩,同时实现驾驶简单性和低燃料消耗性这两者,该动力模式重视动力,实现从发动机的低转速区域到高转速区域的反应优良的输出特性,对应在副仪表板上设置的往复移动开关的操作输入,而可以对应驾驶员的喜好选择驾驶模式。
但是,作为构成这种动力传动系的自动变速器,例如在无级变速器中,作为变速模式,已知在按照预先设定的变速特性而自动控制变速比的自动变速模式的基础上,还具有手动变速模式,该手动变速模式通过手动选择预先设定的多个变速档中的一个,从而可以变速到规定的固定变速比。在这种情况下,在手动变速模式中的变速比基本上以驾驶员选择的变速档的固定变速比进行保持,但从保护发动机等的观点出发,在无级变速器的输入转速超过预先设定的一定的自动升档/降档转速的情况下,变速档强制进行升档或降档。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8725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具有上述的自动变速器的驱动力控制装置中,在选择手动变速模式时,在预先设定的自动升档/降档转速的范围内,维持驾驶员选择的变速档。
因此,在上述转速的范围内,即使驾驶员踏入加速器踏板而接通急速降档开关,也因为未进行规定的降档,所以会发生不符合驾驶员的意图的变速动作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其在手动变速模式中,将驾驶员选择的变速档维持为规定的值,并且根据需要进行与驾驶员的意图相一致的没有不协调感的自动变速。
一种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作为构成动力传动系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模式,具有:自动变速模式,其按照预先设定的变速特性自动地控制变速比或变速档;以及手动变速模式,其可以手动选择预先设定的多个变速档中的一个,其特征在于,具有:自动降档控制单元,其在选择所述手动变速模式时,在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转速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急速降档许可转速、且由驾驶员进行的加速器踏板踏入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急速降档许可踏入量时,使变速档自动地向与当前的变速档相比的低速侧的变速档变速。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在手动变速模式中,可以将驾驶员选择的变速档维持为规定的值,并且根据需要进行与驾驶员的意图相一致的没有不协调感的自动变速。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在车辆上搭载的动力传动系的概略结构图。
图2分别表示发动机的标准模式对应图、节能模式对应图、及动力模式对应图的概念图。
图3表示发动机的节气门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图4表示自动变速用对应图的概念图。
图5表示手动变速用对应图的概念图。
图6表示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图7表示在作为驱动力特性的模式而选择了标准模式、节能模式、及动力模式的各手动变速模式时的急速降档许可转速的说明图。
图8表示急速降档控制子流程的流程图。
图9表示在作为驱动力特性的模式而选择了标准模式、节能模式、及动力模式的各手动变速模式时的变速比的推移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0表示在作为驱动力特性的模式而选择了标准模式、节能模式、及动力模式的各手动变速模式时的变速比的推移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1表示在选择了驱动力特性的各模式的手动变速模式时,相对于加速器踏板操作的车速的推移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2表示作为驱动力特性的模式而选择了标准模式、节能模式、及动力模式的各手动变速模式时的急速降档许可转速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95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相电流供给电路、驱动装置、压缩机及空气调和机
- 下一篇:根部溢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