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保温抗震砌块及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0454.9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4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义;姚伟;秦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伟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C1/41;E04G21/22;E04B2/2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330001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抗震 砌块 应用 方法 | ||
1.一种自保温抗震砌块,包括纵向外壁和横向外壁,纵向外壁及横向外壁围成中空保温腔,其特征在于纵向外壁的中部设置向中空保温腔方向凸起的加强肋,加强肋与纵向外壁共同围成沿竖向贯通的中部灌浆通道,中部灌浆通道沿砌块的纵向外壁中垂面对称设置,横向外壁的外端面设置沿竖向的端面灌浆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温抗震砌块,其特征在于中空保温腔内填充轻质保温材料,轻质保温材料包括轻质无机发泡材料、轻质无机保温棉或轻质有机保温材料,其中,轻质无机发泡材料包括水泥发泡材料或石膏发泡材料,轻质无机保温棉包括矿棉、岩棉或玻璃棉,轻质有机保温材料包括聚苯类保温材料或聚氨酯类保温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温抗震砌块,其特征在于中部灌浆通道的水平截面轮廓为矩形、椭圆形或菱形,端面灌浆槽的水平截面轮廓为矩形、半椭圆形或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保温抗震砌块,其特征在于中部灌浆通道的尺寸和形状与两个端面灌浆槽相对拼接后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温抗震砌块,其特征在于横向外壁中部向中空保温腔方向凸起,凸起部分的水平截面轮廓为三角形、半圆形、半椭圆形、梯形、矩形或正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自保温抗震砌块,其特征在于纵向外壁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水平灌浆槽,水平灌浆槽与端面灌浆槽及中部灌浆通道均保持连通。
7.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自保温抗震砌块构筑竖向无灰缝保温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自保温抗震砌块的水平端面抹灰,利用自保温抗震砌块逐层砌筑墙体,砌筑过程中,使同层相邻的自保温抗震砌块之间直接对齐实现竖向无灰缝拼接,上、下层之间的自保温抗震砌块错缝搭接,错缝搭接时,使每一层中相邻自保温抗震砌块的端面灌浆槽相对拼接后构成的空腔与其相邻的上层或/和下层自保温抗震砌块的中部灌浆通道对齐,构成沿竖向连续的砂浆芯柱型腔;
(2)在砂浆芯柱型腔内灌注砂浆,根据砂浆流动性的不同,采取一次性灌注、分批次灌注或逐层灌注;
(3)砂浆硬化后,形成上下贯通的砂浆芯柱,使周边自保温抗震砌块实现竖向无灰缝粘结固定,进而使错位布置的所有自保温抗震砌块连成一体,构成竖向无灰缝保温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应用自保温抗震砌块构筑竖向无灰缝保温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自保温抗震砌块中横向外壁的中部凸起拼合而成的空腔内设置保温材料。
9.一种应用权利要求6所述自保温抗震砌块构筑无灰缝保温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自保温抗震砌块逐层砌筑墙体,砌筑过程中,使同层相邻的自保温抗震砌块之间直接对齐实现无灰缝拼接,相邻自保温抗震砌块中的水平灌浆槽彼此连通构成纵向连续的砂浆芯柱型腔,上、下层之间的自保温抗震砌块错缝搭接,错缝搭接时,使每一层中相邻自保温抗震砌块的端面灌浆槽相对拼接后构成的空腔与其相邻的上层或/和下层自保温抗震砌块的中部灌浆通道对齐,构成沿竖向连续的砂浆芯柱型腔,实现纵向连续的砂浆芯柱型腔与竖向连续的砂浆芯柱型腔彼此交错贯通;
(2)由端面灌浆槽和中部灌浆通道的开口向竖向连续的砂浆芯柱型腔及纵向连续的砂浆芯柱型腔内灌注自流平砂浆,根据砂浆流动性的不同,采取一次性灌注、分批次灌注或逐层灌注;
(3)砂浆硬化后,在纵向连续的砂浆芯柱型腔及竖向连续的砂浆芯柱型腔内形成上下左右彼此交错贯通的砂浆芯柱,使所有自保温抗震砌块实现无灰缝粘结固定成一体,构成无灰缝保温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应用自保温抗震砌块构筑无灰缝保温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周边结构连接时,将周边结构延伸出的拉结钢筋嵌设在邻近自保温抗震砌块的水平灌浆槽内,或/和端面灌浆槽内,或/和中部灌浆通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应用自保温抗震砌块构筑无灰缝保温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自保温抗震砌块中横向外壁的中部凸起拼合而成的空腔内设置保温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伟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伟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04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动力头的楔形键条
- 下一篇:一种鼓包鱼尾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