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烧延耐高温车间底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0501.X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8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秋;张涛;张弛;胡安华;姚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7/12;C09D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烧延 耐高温 车间 底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烧延耐高温车间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50年代初,车间底漆就作为超级游船、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大型钢铁结构件的预处理底涂。车间底漆为适应流水线作业,需满足干燥快、防锈性能优异、可焊接性与机械性能好等要求。
目前使用较广的车间底漆是以聚乙烯醇缩丁醛和硅酸乙酯水解物为基料,复配锌粉的预涂底漆,其缺点是在室外保养时间短(一般只有3个月),热加工时烧损面积较大,耐较负的阴极保护点位性能较差,不适合装有阴极保护的系统的船体水下部位。故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还有一种是环氧富锌车间底漆,是由锌粉、环氧树脂、聚酰胺固化剂等配制而成,在国内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广泛地应用于船舶制造行业。其优点是具有优异的阴极保护防腐蚀性能、耐机械磨损性、耐热性和焊割时漆膜烧损面小等。如干膜的厚度控制在20μm左右,则对钢材的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无不良影响,并能和常用的防锈漆、面漆配套。但环氧富锌车间底漆由于锌粉含量较多,在进行电焊、切割等热加工时,会释放较多的氧化锌烟尘,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易导致“锌热病”,且对切割速度和质量有一定影响。
针对普通的车间底漆不耐热、在400℃以上就会气化的缺陷,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近期研制出一种耐高温车间底漆,可以忍耐800℃高温,使得钢板切割焊接后的烧损面积降低50%以上,大大降低重新涂漆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烧延耐高温的车间底漆,该车间底漆克服了传统车间底漆防护寿命短、不耐高温、切焊时产生大量氧化锌烟雾、涂层烧损面宽、修复重涂量大的缺陷。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阻烧延耐高温车间底漆,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
所述A组分的原料组成及质量份数为:10~15份聚硅酸乙酯Si-40;2~5份95%乙醇;2~5份异丙醇;1~2份5%磷酸-丁醇溶液;
所述B组分的原料组成及质量份数为:10~15份95%乙醇;6~10份正丁醇;2~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3~5份醇溶性有机硅树脂;1~3份环氧树脂;20~25份高温成膜材料;2~5份涂料助剂;4~8份1000-1500目的超细磷铁粉;20~25份1000-1500目的超细锌粉;
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份配比为15~25∶60~100。
优选地,所述高温成膜材料由高温二次成膜材料和高温三次成膜材料组成:
所述高温二次成膜材料的原料组成及重量百分含量为:SiO2:28~32%;B2O3:2~5%;Al2O3:1~3%;Li2O:5~8%;Na2O:15~18%;K2O:10~14%;MgO:1~2%;BaO:1~2%;V2O5:5~10%;P2O5:1~2%;Sb2O3:2~5%;TiO2:15~20%;ZnO:1~2%;CeO2:2~5%;MoO3:0.5~1%;上述原料的总和为100%;
所述高温三次成膜材料的原料组成及重量百分含量为:SiO2:15~20%;B2O3:10~15%;Al2O3:20~25%;Li2O:2~5%;Na2O:20~25%;K2O:2~6%;V2O5:5~10%;P2O5:12~15%;Nd2O3:1~4%;NaF:2~5%;上述原料的总和为100%;
所述高温二次成膜材料和高温三次成膜材料的重量份配比为50~100∶5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05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减磨双燃料发动机机油
- 下一篇:热水器冷凝水中和处理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