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试验台轮对对中调节方法及牵引力计台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3983.4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4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和才;周作顺;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G01L5/13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试验台 轮对 调节 方法 牵引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车试验台轮对对中调节方法及其牵引力计台。
背景技术
机车通过引导梁装置进入试验台,机车轮与试验台基坑内预先放置的轨道轮上下对中,机车车钩挂靠在牵引力计台上的车钩上并定位,机车轮旋转带动轨道轮旋转,即模拟机车在无限长的轨道上运行。试验中由于被试机车车钩缓冲器装置的存在及车钩之间间隙的存在,被试机车水平位置随牵引力变化,发生前后串动移位,随着机车加速或减速,车钩频繁撞击,影响机车运行系统的平稳性、安全性以及牵引力测量准确性。
现有的技术方案:
1被试机车采用单车钩定位,如图1所示,定位基准设在单车钩25的车钩中心线,机车轮对14很难落座在轨道轮对15顶点,上下轮对中心易发生水平偏离,静态时车钩一般为受压或受拉状态,当机车13起动运行时,由于机车车钩缓冲器的作用,机车在水平方向发生较大的串动,随着机车13的加速或减速,车钩间频繁发生撞击,影响试验进行。
2被试机车采用锚桩式结构定位,如图2所示,锚桩26只能被动承受被试机车13提供的拉力。该结构不能主动提供给机车推拉力,不能即时调节被试机车13水平位置,校正对中机车轮14与轨道轮15的偏差。
对上述二种结构形式,一般采用简单的拉压力传感器直接测量,基本没有机械、电气二次安全防护措施,关键部位缺少安全防护措施。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1)被试机车采用单车钩定位,由于被试机车车钩缓冲器及车钩之间存在间隙,机车的加速或减速,车钩间频繁发生撞击,机车在水平方向发生较大的前后串动,运行不安全、不平稳,影响试验进行。
2)被试机车采用锚桩式结构,无法提供拉力或压力,被试机车水平位置无法进行调整,不能即时调节机车轮和轨道轮中心垂直对中位置偏差。
3)拉压力传感器的安装连接处,是易断裂部位,一般没有防断裂机械、电气二次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方面有欠缺。
4)以一端车钩中心线为定位基准,该结构不易安装轴距自动调节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机车试验台轮对对中调节方法及其牵引力计台,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使机车全部机车轮完全落座于试验台基坑内相对应的轨道轮上,试验时要求保持机车轮中心与轨道轮中心垂直对中及机车水平方向定位运行,这样才能保证被试机车在试验台上平稳安全运行,提高机车牵引力测量的准确性。
1)被试机车在定置滚动试验台上采用新的定位方法,通过高效快捷的调节方法,保证机车轮中心与轨道轮中心垂直对中及机车水平方向定位运行,满足机车试验条件要求。
2)为适应该定位方法的使用,设计专用牵引力计台,满足结构尽可能紧凑,车钩伸缩移动距离大,基本兼容目前各种类型机车车钩中心距要求。
3)牵引力计台既能承受机车车钩牵引力,又能为机车提供拉力或压力,便于操控机车移动,准确定位,提高试验效率。
4)采用防断裂结构,设有安全拉杆,形成机械二次保护,提高安全性。这种机车试验台轮对对中调节方法,按以下步骤:
(1)选择轨道轮基坑中心线作为定位基准线:
试验准备时,按照被试机车轴距尺寸,预先对基坑内的轨道轮进行排位,机车轮与轨道轮以定位基准线为准呈对称排列;
(2)试验台采用双牵引力计台:
按照被试机车车钩中心距尺寸,预置A端牵引力计台的可伸缩车钩位置,被试机车上台前,吊离B端牵引力计台,被试机车由引导梁引导上台,被试机车缓慢行进,被试机车车钩与A端牵引力计台的可伸缩车钩撞钩闭锁,通过升降机构将机车全部重量通过机车轮落座在轨道轮上,由于机车车钩缓冲器具有可伸缩性,及车钩间有间隙,调节使车钩处于受压的状态,力显示屏显示为负值;将B端牵引力计台归位,起动伸缩车钩,与被试机车车钩撞钩锁闭,完成机车轮对与轨道轮对的初步对中;
(3)机车轮对与轨道轮对二次对中调节:
收缩B端牵引力计台车钩,提供的拉力使被试机车向B端移动,直至A端和B端牵引力计台的力显示屏显示值相等或差值不大于5kN,完成机车轮与轨道轮的二次对中;
(4)为被试机车车钩提供相同的预紧力,抵消或减少由于车钩缓冲器变形引起的机车水平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39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样气安全处理装置
- 下一篇:燃气表功能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