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用不对称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4261.0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2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崔光磊;孔庆山;刘志宏;张建军;韩鹏献;姚建华;徐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不对称 复合 隔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锂离子二次电池用不对称复合隔膜,包括聚合物多孔膜、无机填料以及含氟聚合物膜,其特征在于,在聚合物树脂多孔膜的一面涂覆含有无机填料和粘合剂的多孔层,在聚合物树脂多孔膜的另一面涂覆含氟聚合物的多孔层,所述无机填料的平均粒径为0.01-5.0微米,所述粘合剂占所述无机填料和所述粘合剂的总量0.5-10.0wt%,所述含有无机填料和粘合剂的多孔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所述含氟聚合物的多孔层的厚度为0.5-5.0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电池隔膜是在聚合物树脂多孔膜的两面分别涂有不同的材料而形成的不对称隔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树脂多孔膜包括通过干法工艺、湿法工艺、熔喷工艺、纺粘工艺或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的聚烯烃、聚酯、或聚酰亚胺多孔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烯烃多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烯烃包括聚乙烯、聚丙烯、或乙烯-丙烯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填料和粘合剂的多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包括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锌、氮化硅、氮化钛、氮化硼、硅灰石及其复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无机填料,其中与锂的氧化电位比较,所述无机填料的氧化电位是+4.5V或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填料和粘合剂的多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纤维素衍生物、或者海藻酸及其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填料和粘合剂的多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平均粒径为0.01-5.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聚合物的多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包括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或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9.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无机填料分散在粘合剂的水溶液中形成A溶液;
b)将含氟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配成B溶液;其中b)工序中的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甲苯、二甲苯等其中的任一溶剂。
c)将获得的A、B溶液分别涂覆在聚合物树脂多孔膜的两侧上;
d)进行热固定,其中,(d)工序中的热固定的温度为低于隔膜聚合物树脂的熔点10℃的温度以上且不足熔点的温度,热固定辊压压力为10-50MPa,停留时间在2-20分钟。
10.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隔膜,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对称复合多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42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蛇形机器人
- 下一篇:G2500曲轴的一种辊锻制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