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诱导可逆性永生化前成牙本质细胞系及其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6454.X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6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林恒;刘欢;袁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63;C12N5/10;C12R1/91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导 可逆性 永生 化前成 牙本质 细胞系 及其 建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哺乳动物细胞系,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可利用药物诱导的永生化可逆性小鼠前成牙本质细胞系,及其建立方法。
技术背景:
牙齿,作为人类重要的消化器官主要由硬组织组成,其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牙釉质(牙冠部,牙根为牙骨质),牙本质以及牙髓,而牙本质则构成了超过牙齿2/3的硬组织,成为牙齿重要的硬组织结构,而另一方面作为联系牙髓软组织和牙釉质硬组织重要的连接组织其内部有大量规律排列的牙本质小管,成牙本质细胞的突起则生长于这些小管之中,起到了营养、传递感觉的作用。大部分患有牙本质发育不全症状的患者出现牙色偏黄、形状不规则以及牙髓腔闭塞等症状,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这些患者的正常食物营养摄取,降低了其生活质量。这些都说明了牙本质这个结构在牙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牙本质的只能由成牙本质细胞完成,成牙本质细胞则由神经嵴来源的间充质细胞在牙成釉细胞诱导下分化而成。成牙本质细胞在其终末分化过程中逐渐极化,形成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并分泌矿化组织将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包绕保护,最终形成含有牙本质小管的牙本质结构。除了矿化能力以外,成牙本质细胞,作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最外一层细胞是牙中最早接受外来刺激的可以将包括病原入侵等绝大多数刺激传递至人牙髓,从而使人产生相应的措施,因此,它又被认为是一层保护细胞。然而,在人牙齿发育和正常生理过程中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的细胞一旦分化完成将不能自我分裂而是一直位于牙齿的最外一层,伴随牙齿的一生,也就是说一旦这类细胞出现了病损,牙齿将不能再次产生同样的细胞来完成其功能。细胞量的稀缺为我们研究这种细胞的分化或者细胞应激反应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因此如何方便大量的获取这种细胞在成牙本质细胞研究乃至是牙相关研究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永生化稳定的成牙本质细胞系。
近十年来,很多牙发育学者致力于建立永生化的小鼠或者人来源的永生化细胞系,为牙发育研究或者牙相关疾病研究提供能模拟正常生理状况的研究模型。如1995 年MacDougall等在文献1:MacDougall M, hiemann F, Ta H, et al(1995) Temperature sensitive simian virus 40 large T antigen immortalization of murine odontoblast cell cultures: establishment of clonal odontoblast cell line. Connect Tissue Res 33,97-103.报道了一种使用SV40大T抗原转染小鼠牙乳头细胞而获得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系。1998年Sun ZL 等在文献2:Sun ZL, Fang DN, Wu XY, et al(1998) Expression of dentin sialoprotein and other molecular determinants by a new cell line from dental papillae, MDPC-23.Connect Tissue Res 37,251-261.报道了一种来自于小鼠牙乳头细胞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系,这种细胞系可以表达一些成牙本质细胞特征性的蛋白如牙本质涎磷蛋白,骨桥蛋白等。2006年Galler K等在文献3:Galler K,Schweikl H, Thonemann B, et al(2006) Human pulp-derived cells immortalized with Simian Virus 40 T-antigen 114,138-146.报道了一种人牙髓细胞来源的永生化细胞系。经过SV40T抗原的转染,细胞可持续传代。并同样表达多种成牙本质细胞的特征性蛋白。由于SV40T抗原本身是一种原癌基因,经其转染的细胞都具有潜在的成瘤性。越来越多的学者正不断寻找构建永生化细胞系的新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64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友好型高白乳浊釉
- 下一篇:保健沐浴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