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吸收复合内固定器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3881.0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0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胜;李明月;王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17;B29C45/46;A61L31/06;A61L31/02;A61L3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祝莲君;雷芳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复合 固定 器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吸收复合内固定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混合注塑一体化工艺,将可降解高分子与无机颗粒混合后直接进行注塑制备成所述可吸收复合内固定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可降解高分子与无机颗粒的总重量计,所述可降解高分子占60~99wt%,所述无机颗粒占1~4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高分子为聚左旋乳酸、聚消旋乳酸、聚乙醇酸、聚二噁烷酮,聚碳酸酯,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它们的共聚物或者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颗粒为纳米无机颗粒,选自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硫酸钙、磷酸钙、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注塑一体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可降解高分子、无机颗粒送入到混合装置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复合材料;
(b)将所述复合材料挤压到料筒中,挤压时间≤3min;
(c)将所述料筒移入到注塑机中;
(d)所述复合材料在模具中经气压注塑成型得到所述可吸收复合内固定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搅拌速度为50-100r/min;混合的温度为170℃-25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温度为170℃-250℃,模具的温度50℃-150℃,注射压力600bar-800bar,注射时间2s-10s,保压时间50s-80s。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高分子、无机颗粒预热前还进行干燥,将所述可降解高分子、无机颗粒中的水含量降低至≤5wt%。
9.一种可吸收复合内固定器件,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种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吸收复合内固定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器件为内固定加压螺钉、界面螺钉或内固定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38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车载显示屏为核心的网络
- 下一篇:缓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