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集约利用土地并能避免交通堵塞的城市立体道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5495.5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伟;陈爽;陈禹君;陈禹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清伟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E04H1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约 利用 土地 避免 交通堵塞 城市 立体 道路 | ||
1.一种可集约利用土地并能避免交通堵塞的城市立体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直行路段、纵坡路段以及交叉路段,直行路段与交叉路段连接形成路网,纵坡路段与直行路段连接,实现直行路段与地面连接,所述直行路段包括底层道(101)、停车层(102)和行驶层(103),在底层道(101)的道路中央与停车层(102)之间还有停车层(102)与行驶层(103)之间都设有双向并列的供车辆上、下的匝道(104),便于车辆在直行路段中从底层道(101)转换到停车层(102)上停下,或者车辆从停车层(102)转换到行驶层(103)上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集约利用土地并能避免交通堵塞的城市立体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叉路段包括有由主要道路(201)和次要道路(202)形成的全互通相交结构,
此时所述主要道路(201)包括有底层道(203)、停车层(204)和行驶层(205),分别与上述直行路段中的底层道(101)、停车层(102)和行驶层(103)连通,所述次要道路(202)包括有底层道(203)和行驶层(205)两部分,其中主要道路(201)的停车层(204)、行驶层(205)和次要道路(202)的行驶层(205)形成全互通相交,所述主要道路(201)的停车层(204)和行驶层(205)为被隔开的两条单行道(105、106),其中主要道路(201)上的行驶层(205)对应的单行道(105、106)通过连通道(209)连通,此时两个连通道(209)形成对称的两个半环,主要道路(201)中的行驶层(205)通过引桥(206、207)连通到次要道路(202)的行驶层(205),实现降层连接,便于车辆从主要道路(201)的行驶层(205)转换到次要道路(202)的行驶层(205),实现车辆转弯,次要道路(202)中的行驶层(205)通过引道(208)连通主要道路(201)的行驶层(205),便于车辆从次要道路(202)行驶层(205)转换到主要道路(201)行驶层(205)上,实现车辆在主要道路(201)的行驶层(205)与次要道路(202)的行驶层(205)之间相互切换转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集约利用土地并能避免交通堵塞的城市立体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路段包括有由横向主要道路(301)以及竖向主要道路(302)形成的全互通结构,所述横向主要道路(301)以及竖向主要道路(302)分别包括有底层道(303)、停车层(304)和行驶层(305),横向主要道路(301)以及竖向主要道路(302)的底层道(303)、停车层(304)和行驶层(305)分别与上述直行路段的底层道(101)、停车层(102)和行驶层(103)连接,采用引桥(306)连接通所述横向主要道路(301)的停车层(304),该引桥(306)分别连通横向主要道路(301)的两条下行长方洞引道(311)和竖向主要道路(302)的两条上行引道(307),便于车辆从横向主要道路(301)转换到竖向主要道路(302)上行驶,横向主要道路(301)行驶层(305)单行道上凸起连接形成横跨竖向主要道路(302)的拱桥(308),横向主要道路(301)中停车层(304)以及行驶层(305)上单行道分别通过连通道(309)连通,横向主要道路(301)行驶层(305)与竖向主要道路(302)行驶层(305)之间有(31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集约利用土地并能避免交通堵塞的城市立体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路段包括有由横向道路(401)和竖向道路(402)形成丁字路口的相交结构,横向道路(401)和竖向道路(402)包括底层道(403)、停车层(404)和行驶层(405),竖向道路(402)行驶层(405)通过引道(406)接通引桥(407),通过该引桥(407)接入横向道路(401)停车层(404),横向道路(401)停车层(404)再通过另一引道(406)连通横向道路(401)行驶层(405),横向道路(401)行驶层(405)通过另一引桥(408)连通竖向道路(402)行驶层(4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清伟,未经陈清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54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