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分级点亮的高位制动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1379.4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9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边靓靓;徐玉霞;曹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44 | 分类号: | B60Q1/4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级 点亮 高位 制动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根据车辆制动状况分级点亮高位制动灯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汽车所使用的高位制动灯,无论司机采用何种制动方式(一般制动或者紧急制动),制动减速度有多大,高位制动灯都点亮,后车司机不能根据制动灯点亮情况判断前方车辆是在减速还是在紧急刹车,不能及时了解前方车辆的状态,因此,不能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极易发生追尾事故,特别是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现有的申请号为20081014936.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分级点亮的高位制动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它利用减速度传感器测量汽车的制动减速度,以制动减速度的大小来判断车辆的制动状况。当制动开关打开时,第一组高位制动灯点亮;当制动减速度在第一设定值范围内时,第一、二组高位制动灯点亮;当制动减速度大于第二设定值时,第一、二、三组高位制动灯都点亮。该控制系统中只采用减速度传感器获取制动减速度信号,控制方法中只以制动减速度的大小来判断车辆的制动状况,不够准确;因为,车辆的制动状况还受其它方面的影响,比如制动主缸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分级点亮的高位制动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可以综合判断车辆的制动状况,并根据车辆的不同制动状况分级点亮高位制动灯,以准确提示后车司机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所述的可分级点亮的高位制动灯控制系统,包括车身控制器、组合仪表、ESP(电子稳定装置(Electronic Stablity Program,简称ESP))系统、三组高位制动灯、普通制动灯以及制动开关K1;
所述车身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组合仪表连接获取车速信号,通过CAN总线与ESP系统连接获取制动主缸压力信号,制动减速度信号通过车身控制器内部的单片机对车速信号进行实时运算得到;
所述三组高位制动灯分别通过放大电路与车身控制器连接,所述普通制动灯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车身控制器的BRAKE脚;所述制动开关K1的一端也接车身控制器的BRAKE脚,另一端接电源B+端。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可分级点亮的高位制动灯控制系统进行高位制动灯分级点亮控制的方法为:
车身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实时获取车速信号和制动主缸压力信号,并根据获取到的车速信号计算得到车辆的实时制动减速度,通过制动主缸的压力信号、车速信号以及制动减速度信号,综合判断车辆的状态,并控制三组高位制动灯分级点亮或闪烁。所述的点亮是指持续点亮,所述的闪烁是指循环点亮。
第一组高位制动灯L5和普通制动灯L1、L2受制动开关K1控制,第二组高位制动灯L4和第三组高位制动灯L3受制动开关K1、制动主缸压力信号以及制动减速度信号共同控制;
在踩下制动踏板的瞬间点亮第一组高位制动灯L5和普通制动灯L1、L2;在踩下制动踏板后当制动主缸压力小于等于主缸压力设定值,制动减速度大于第一设定值并且小于等于第二设定值时点亮第二组高位制动灯L4;在踩下制动踏板后当制动主缸压力小于等于主缸压力设定值,制动减速度大于第二设定值时点亮第二组高位制动灯L4和第三组高位制动灯L3;在踩下制动踏板后当制动主缸压力大于主缸压力设定值时第二组高位制动灯L4和第三组高位制动灯L3闪烁。
所述主缸压力设定值为200bar (1bar=100KPa);所述第一设定值为4m/s2,第二设定值为7m/s2。
第二组高位制动灯L4点亮时,或者第二组高位制动灯L4和第三组高位制动灯L3同时点亮时,或者第二组高位制动灯L4和第三组高位制动灯L3闪烁时,第一组高位制动灯L5以及普通制动灯L1、L2都已经点亮。
本发明利用车身控制器接收车辆网络总线上的信息,通过对车辆的车速信号、制动主缸压力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综合判断车辆的制动状况,准确的知晓了车辆的实际行驶状态,同时根据实际的行驶状态控制相应的高位制动灯点亮或闪烁,从而提高了对后车司机的警示作用,有效的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无须更改现行的制动系统,可靠性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高位制动灯控制电路图。
图2为制动灯分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控制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1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