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与运载器一体化航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6168.X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5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育林;朱文峰;曹喜滨;徐国栋;孙兆伟;张锦绣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运载 一体化 航天 系统 | ||
1.一种卫星与运载器一体化航天系统,它包括任务载荷舱(1)和运载器(3),任务载荷舱(1)内设置高分辨率相机(1-1)和数据测控系统(1-2),运载器(3)包括运载子级一级火箭(3-1)、运载子级二级火箭(3-2)和运载子级三级火箭(3-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共用服务舱(2)、第一CAN总线(4)和第二CAN总线(5),共用服务舱(2)内设置数据采集与控制指令模块(2-1)、推进模块(2-2)、姿态与轨道控制模块(2-3)、电源模块(2-4)、仪器安装模块(2-5)和热控模块(2-6),
所述的数据采集与控制指令模块(2-1)通过第一CAN总线(4)与高分辨率相机(1-1)和数据与测控模块(1-2)进行信息传输,所述的数据采集与控制指令模块(2-1)通过第二CAN总线(5)控制推进模块(2-2)、姿态与轨道控制模块(2-3)、电源模块(2-4)、热控模块(2-6)、运载子级一级火箭(3-1)、运载子级二级火箭(3-2)和运载子级三级火箭(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与运载器一体化航天系统,其特征是:推进模块(2-2),用于运载器(3)的末助推和卫星在轨运行阶段的轨道维持与机动共用的推进模块,推进模块(2-2)在主动段为运载器(3)提供侧喷流控制所需的控制力矩的命令,在末助推段提供推进动力和姿态控制力矩的命令,在轨运行阶段为卫星提供轨道维持和机动动力的控制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与运载器一体化航天系统,其特征是:姿态与轨道控制模块(2-3)是运载器(3)制导、导航与控制和任务载荷舱(1)的控制集成的模块,采用了对日/对地三轴稳定控制方案,在轨运行期间平时采用对日定向模式,拍照时采用对地定向模式,具有全方位姿态快速机动能力,以适应高分辨率相机(1-1)的多种工作模式,扩大高分辨率相机(1-1)对地侦查成像范围;在低轨环境下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度姿态控制能力,符合高分辨率相机(1-1)高分辨率成像的要求,姿态与轨道控制模块(2-3)在运载器(3)的运载子级一级火箭(3-1)、运载子级二级火箭(3-2)和运载子级三级火箭(3-3)分离以后,用于控制共用服务舱(2)的运行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与运载器一体化航天系统,其特征是:电源模块(2-4)是运载器(3)与卫星共用电源,用于提供运载子级二级火箭(3-2)和运载子级三级火箭(3-3)和任务载荷舱(1)与共用服务舱(2)之间的级间分离、整流罩分离、运载子级二级火箭(3-2)和运载子级三级火箭(3-3)发动机点火,在主动阶段为运载器(3)提供电能,在轨运行期间为共用服务舱(2)提供能源和供配电管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与运载器一体化航天系统,其特征是:仪器安装模块(2-5),用于安装和固定共用服务舱(2)内部的数据采集与控制指令模块(2-1)、推进模块(2-2)、姿态与轨道控制模块(2-3)、电源模块(2-4)和热控模块(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与运载器一体化航天系统,其特征是:热控模块(2-6)用于保持卫星入轨阶段和在轨阶段共用服务舱2中数据采集与控制指令模块(2-1)、推进模块(2-2)、姿态与轨道控制模块(2-3)和电源模块(2-4)的温度维持在-10℃~+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616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手机防盗防遗失报警方法
- 下一篇:模块化积木式组合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