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平衡滑板车及其控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60562.0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应放天;陶冶;王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C17/12 | 分类号: | A63C17/12;A63C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平衡 滑板 及其 控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板车,特别是涉及AXDL345加速度传感器在滑板玩具中应用的一种电动平衡滑板车及其控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滑板车以结构设计为主,适合10岁以上儿童使用,并没有针对幼儿设计的以锻炼平衡能力为目标的滑板车。
现有滑板车是一个拥有两个或者更多轮子的小平台,靠使用者蹬踏地面前进。如今最常见的滑板车有两个轮子,为了轻便,是主要由铝制成的。有些滑板车有3个或4个轮子,有些是由塑料制成的,有些更大,有些不能折叠。有些为了杂技表演而给成人用的滑板车有点像前轮大后轮小的旧式自行车。而这些滑板车的使用目的主要是以娱乐为主,如两轮滑板车很注重技巧的使用,对于幼儿来说难度大、易受伤,并不能应用于幼儿的平衡训练中;而具有3个及以上轮子的滑板车,或带有支架把手的滑板车可给幼儿作为一种娱乐运动的玩具,但由于滑板车本身即可平衡或无需人力以具备平衡的能力,不能起到锻炼幼儿平衡能力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于幼儿锻炼平衡能力的电动平衡滑板车及其控制实现方法。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电动平衡滑板车,包括车轮,踏板通过支架和轴承固定于轮轴上;该电动平衡滑板车有一根与运行方向垂直的轮轴;同时还包括:用于检测平衡滑板车运动过程中的倾角的加速度感应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加速度感应单元测量反馈的倾角数据、并根据倾角数据进行平衡状态判断和发送动作指令的控制调节单元,控制调节单元能够在倾角位于设定值范围内时发出开始运行的指令,或在倾角超出设定值时发出停止运行的指令;以及用于执行动作指令的运动执行单元,包括电源和与车轮连接的电机;所述加速度感应单元、控制调节单元和运动执行单元依次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控制调节单元还连接至电源开关。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加速度感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AXDL345加速度传感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控制调节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接收倾角信号的单片机接收模块、根据倾角数据进行平衡状态判断的识别计算模块、发送开始运行与停止运行指令的输出控制信号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模块连接至所述的电机。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车轮是一个,设于轮轴的中间位置;或者车轮是两个,分设于轮轴的两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前述电动平衡滑板车的控制实现方法,包括:
(1)加速度感应单元由AXDL345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平衡滑板车运动过程中的倾角实时数据,并传送至控制调节单元;
(2)控制调节单元根据接受到的倾角数据进行平衡状态判断,在倾角位于设定值范围内时发出开始运行的指令,或在倾角超出设定值时发出停止运行的指令;
(3)运动执行单元执行控制调节单元发出的指令:当控制调节单元发出开始运行的指令时,电机驱动车轮并保持缓速前行状态;当控制调节单元发出停止运行的指令时,电机停止运转。
本发明中,所述倾角是指踏板平面与水平线之间夹角,其设定值范围为5°~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利用加速度感应单元与控制调节单元的配合,达到控制滑板车是否启动的效果,可以应用于锻炼儿童平衡能力。使用者双脚站在滑板车上,若倾斜角在设定值以内则表示能保持平衡,启动电源执行向前缓行的运动命令。若倾角超过设定值则表示不能保持平衡,立即停止前进。该产品简单易用,且能够在使用者失去平衡时立即停止运行,确保使用者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产品结构示意图(该图不考虑踏板的遮挡效果);
图2为本发明的产品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产品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产品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产品保持最佳平衡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产品的右视图。
图7为图5中产品的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产品保持平衡最大倾角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产品保持平衡最大倾角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踏板1、车轮2、电机3、电源4、支架5、AXDL345加速度传感器6、单片机7、轮轴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0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