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温度补偿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61036.6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9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敏;李仙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L19/04 | 分类号: | G01L1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62170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温度 补偿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数字温度补偿系统,所述温度补偿系统由恒流源[1]、压力传感模块[3]、压力信号放大器[5]、温度信号放大器[8]、多路复用开关[9]、A/D转换模块[6]和处理器[7]组成,其特征在于,压力传感模块[3]由压力传感器[2]和温度补偿电阻[4]组成,所述温度补偿电阻[4]连接于压力传感器[2]的激励端;恒流源[1]两端加载于压力传感模块[3]的激励端,所述温度信号放大器[8]连接于压力传感模块[3]的激励端,压力信号放大器[5]连接于压力传感模块[3]的信号输出端,所述压力信号放大器[5]及温度信号放大器[8]经过多路复用开关[9]连接于A/D转换模块[6],A/D转换模块[6]连接于处理器[7];
恒流源[1]为压力传感器[2]提供激励电流,温度补偿电阻[2]对压力传感器[2]进行温度补偿,压力传感模块[3]检测压力和温度信号并转化为电压信号,压力信号放大器[5]和温度信号放大器[8]将压力、温度信号放大,A/D转换模块[6]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送入处理器[7]中,处理器[7]对信号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温度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1]由基准电压源[10]、OP400芯片[11]组成。
3.一种数字温度补偿方法,利用到权力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数字温度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系统的标定:同时建立标定值数据表及标定二进制值数据表:
建立标定值数据表:
(1)确定标定温度的范围T0~Tn,Tn为标定温度点,温度间隔ΔT,Tn=T0+ΔT*(n-1),温度范围的确定需要结合数字温度补偿系统的耐温性及使用环境,优选的是-20~60℃,温度间隔ΔT根据系统的分辨率和精度要求确定,优选的是1℃≤ΔT≤10℃;
(2)确定标定压力范围P0~Pm,Pm为标定压力点,压力间隔ΔP,Pm=P0+ΔP*(n-1),压力范围的确定根据所选压力传感器的量程确定,压力间隔ΔP根据系统精度要求确定;
(3)建立标定值数据表:
建立标定二进制值数据表:
根据实际采集得到的温度的标定二进制值TCn及压力的标定二进制值PCn·m建立标定二进制值数据表
其中,TCn是标定温度点Tn对应的温度二进制值,PCn·m为标定温度点Tn下的标定压力点Pm对应的压力二进制值;
步骤二:系统温度标定结果的存储:
将标定值数据表及标定二进制值数据表存储到数字温度补偿系统的处理器[7]内部的FLASH存储器中;
步骤三:测量温度的补偿:
系统测量得到测量温度二进制值TC及测量压力二进制值PC,对应的测量温度及测量压力分别为T、P;
(1)当TC是标定温度点时,也即在标定二进制值数据表中存在TCi点等于TC,则Ti即为T,查标定二进制值数据表:
若标定二进制值数据表中有PCi·j等于PC,则P即为标定值数据表中的Pj;
若标定二进制值数据表中没有PCi·j等于PC,则查找与PC数值最接近的两个值,PCi·k及PCi·(k+1),且PCi·k≤PC≤PCi·(k+1),PCi·k及PCi·(k+1)对应在标定值数据表的标定压力点分别为Pk和P(k+1),则利用公式(1)计算P:
若PC数值超出标定二进制值数据表,则如果PC小于标定二进制值数据表中的最小值,则该最小值对应在标定值数据表上的压力值即为P,如果PC大于标定二进制值数据表中的最大值,则该最大值对应在标定值数据表上的压力值即为P;
(2)当TC不是标定温度点时,也即在标定二进制值数据表中不存在TCi点等于TC;则查找与TC数值最接近的两个值,TCk及TC(k+1),且TCk≤TC≤TC(k+1)
根据公式(1),计算出PC在TCk温度下的Pl和PC在TC(k+1)温度下的P(l+1),则
(3)当TC数值超出标定二进制值数据表,则如果TC小于标定二进制值数据表中的最小值,则该最小值对应在标定值数据表上的温度值即为T,如果TC大于标定二进制值数据表中的最大值,则该最大值对应在标定值数据表上的压力值即为T,则利用公式(1)算出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10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