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晶硅薄膜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61862.0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2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华;史亮亮;赵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H01L29/786;H01L29/04;H01L2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苗青盛;王凤华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晶 薄膜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晶硅薄膜晶体管(TFT)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搭桥晶粒结构的多晶硅薄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实现多晶硅TFT有源矩阵显示器面板的工业化制造,通常需要高质的多晶硅膜,并且满足以下要求:低温加工、可以在大面积玻璃衬上实现、低制造成本、稳定的制造工艺、高性能、一致性、以及多晶硅TFT的高可靠性。
高温多晶硅技术可以用来实现高性能TFT,但是它不能用于商业显示器面板中使用的普通玻璃衬底。在这样的情形下,必须使用低温多晶硅(LTPS)。有三种主要的LTPS技术:1、通过在600℃长时间退火的固相结晶(SPC);2、准分子激光晶化(ELC)或闪光灯退火;3、金属诱导结晶(MIC)及其有关变体。ELC可以产生最好的结果,但是花费昂贵。SPC成本最低,但是处理时间长。
注意到,所有多晶薄膜材料所共有的是,膜的晶粒在尺寸、晶体取向和形状上基本上随机分布,晶界通常也对优良TFT的形成有害。当该多晶薄膜被用作TFT中的有源层时,电特性取决于在有源沟道中存在多少晶粒和晶界。
所有现有技术的共同问题是,它们以不可预料的模式(pattern)在TFT有源沟道内形成许多晶粒。晶粒的分布是随机的,使得TFT的电特性在衬底上分布不均匀。该电特性的宽分布对显示器的性能有害并且会导致诸如mura缺陷和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对于任何半导体材料例如硅、锗、硅锗合金、三五族化合物半导体以及有机半导体来说,多晶薄膜晶体管的晶粒会形成随机的网络。晶粒内部的传导几乎与晶体材料相同,而跨过晶界的传导更差,并且增加阈值电压。在由这种多晶薄膜制成的薄膜晶体管(TFT)的有源沟道内部,晶粒结构几乎是二维随机网络,随机性以及相应而生的可变电导不利地影响显示器性能和图像质量。
如图1a所示的典型多晶硅结构,低温多晶硅膜1101,其包括晶粒1102。在相邻的晶粒1102之间具有明显的晶界1103。每个晶粒1102的长度大小从数十纳米到几微米不等,并且被认为是单晶;许多位错、堆垛层错以及悬挂键的缺陷分布在所述晶界1103中。由于不同的制备方法,低温多晶硅膜1101内部的晶粒1102可以随机分布或沿确定的取向。至于常规的低温多晶硅膜1101,在晶界1103中有严重的缺陷,如图1b中所示。在晶界1103中的严重缺陷将引入高势垒1104,垂直于载流子1105的输运方向的所述势垒1104(或倾抖势垒的垂直分量)将影响载流子的初始状态和能力。对于在该低温多晶硅膜1101上制造的薄膜晶体管,阈值电压和场效应迁移率受晶界势垒1104限制。当高的反向栅电压施加在TFT中时分布在结区域中的晶界1103也将引起大的漏电流。
在美国专利US 2010/0171546A1中,披露了一种搭桥晶粒(BG)结构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TFT)。采用掺杂BG多晶硅线,本征或轻掺杂通道被分隔成多个区域。单个栅极覆盖了整个包括掺杂线的有源通道,用来控制电流的流动。使用BG多晶硅作为有源层,TFT被设计成使电流垂直流过通道结晶区域的平行线,从而可以减少晶界的影响。与传统的低温多晶硅TFT相比,BG多晶硅TFT的可靠性、均匀性和电学性能都得到显著的改善。
同时,从美国专利US 2010/0171546A1也可以知道,要获得高可靠性和均匀性的BG TFT,就得使用BG线来把有源区分隔成多个区域,形成一连串的PN结,这就意味着BG线的数目不能太少。由于现有的光刻工艺的限制,形成的BG线的最小宽度通常为0.5微米左右,同时考虑到BG线与线之间扩散短路等因素,BG线之间的间隔不能太小,以0.5微米左右为佳,这也就决定了BG TFT的有源沟道长度比一般TFT的要长。从美国专利US 2010/0171546A1的较佳实施例来看,BG TFT的有源沟道长度为10微米,这是一般TFT有源沟道长度的2-3倍。较长的有源沟道就意味着占据着较大的空间,这并不利于往后的布线和开口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搭桥晶粒(BG)结构多晶硅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在没有增加额外的光刻工艺的情况下,可减少有源沟道所占面积。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晶硅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1)在衬底上形成条状的凹陷或凸起结构;2)在该凹陷或凸起结构的表面上沉积多晶硅薄膜;3)对多晶硅薄膜进行离子注入,离子注入的角度使部分多晶硅薄膜被掺杂,同时使部分多晶硅薄膜未掺杂,形成搭桥晶粒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1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可测型棘爪防松式微调夹具
- 下一篇:碳化硅生产中水的回用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