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聚酯聚醚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62075.8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8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玲;杨小凤;苏玲;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91 | 分类号: | C08G63/91;C08G63/676;C08G18/68;C09J175/02;B32B7/12;B32B15/082;B32B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聚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氨基聚酯聚醚,其特征在于该氨基聚酯醚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所述的脂肪族伯胺选自之一:甲胺、乙胺、丙胺和丁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聚酯聚醚,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聚酯聚醚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向烧瓶中加入回收破碎的PET、乙二醇,开启搅拌器,用输出功率为500W的微波辐射3~10min,使PET发生醇解;再加入马来酸酐、醋酸锑、甲烷磺酸酮,用输出功率为500W的微波辐射3~8min;将反应液冷至0~5℃,在30~40min滴加亚硫酰氯,用输出功率为500W的微波辐射3~10min后,减压除去过量的亚硫酰氯;再加入脂肪族伯胺,用输出功率为500W的微波辐射3~10min后,减压除去过量的伯胺,冷至室温,加入稀NaOH的水溶液中和,抽滤,干燥,出料,得氨基聚酯聚醚。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聚酯聚醚的应用,用于黏接彩钢板与聚苯乙烯泡沫板聚脲胶黏的制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氨基聚酯聚醚的应用,使用时,将氨基聚酯聚醚和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按等质量室温共混搅拌30min后,得聚脲胶黏剂,通过自动化连续成型机或间歇式工艺路线均匀涂覆聚脲胶黏剂到黏接材表面,施胶量为0.5k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20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