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聚酯聚醚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62075.8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8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玲;杨小凤;苏玲;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91 | 分类号: | C08G63/91;C08G63/676;C08G18/68;C09J175/02;B32B7/12;B32B15/082;B32B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聚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聚酯聚醚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胶黏剂合成技术领域。
由异氰酸酯组分(A组分)与氨基树脂(B组分)反应生成的弹性体物质称为聚脲。由异氰酸酯组分(A组分)与羟基树脂(B组分)反应生成的弹性体物质称为聚氨酯。喷涂聚脲与喷涂聚氨酯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喷涂聚脲异氰酸酯基A组分与氨基树脂B组分反应活性高,即使不使用催化剂,也可在室温或低温下瞬间完成反应,因而,固化速度更快,而喷涂聚氨酯B组分即羟基树脂组分中,必须含有用于提高反应活性的催化剂;(2)聚脲A组分中的异氰酸酯基与B组分中的氨基反应,活性高于异氰酸酯基与水的反应速度,从而有效地克服了聚氨酯在施工过程中,因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而造成的发泡、微孔,使材料性能急剧下降的缺陷;(3)聚脲分子中的脲基的极性高于聚氨酯分子中的氨基甲酸酯基,因此,聚脲结构中分子间(即链间)的相互作用力更强,硬链段与软链段的相分离更加明显,聚合物中硬链段区域的熔融温度比聚氨酯结构也就更高,表现在弹性体制品的性能上,聚脲的耐化学性、耐水解性、抗渗透性以及耐热性能等优于聚氨酯。因而,聚脲成为目前研究开发的热点。
申请号为CN201010538537.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端烷基氨基聚醚的制备方法,其合成是在Pd/C催化下,将端氨基聚醚、烷基化剂和氢气于压力为4~8MPa、温度为100~160℃进行烷基化反应2~8h,生成端烷基氨基聚醚;申请号为CN201110097996.9的专利,将经过N,N-二羰基咪唑活化后,直接与乙二胺进行下一步反应,产物通过旋蒸,透析,冷冻干燥后,得端氨基聚醚。两专利所用原料均来自于石油产品,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消耗,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氨基聚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由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聚合而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电绝缘性、光学透明性以及无毒无味等。由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这些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纤维、薄膜、片基及电器绝缘材料等领域。据PET世界大会统计,从2000年开始,世界PET工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我国PET生产能力以及产量也大幅度增长,2003年、2004年和2005年,我国PET产量分别达到了973万吨、1162万吨和1253万吨,并且,每年产量继续增加。然而,随着碳酸饮料瓶、矿泉水瓶、果汁牛奶、医药以及其他一些PET包装容器使用量的不断增加,也带来了石油资源用量的增加,因此,如何对大量废弃PET回收再循环高效利用,是PET资源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课题。
将两层彩钢板作面层,聚苯乙烯泡沫板作芯层,通过自动化连续成型机或间歇式工艺路线,用胶黏剂将聚苯乙烯泡沫板和彩钢板黏接在一起得到的复合板材,因具有质轻、隔热、隔音、防水、抗震、防火、寿命长、免维护、美观大方、施工一次完成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特种建筑、大跨度钢结构房屋的屋面、墙面以及内外墙装饰、别墅、展览中心、老建筑加层、组合活动房等。
聚氨酯胶黏剂用于黏接彩钢板和聚苯乙烯泡沫板材是公知的事实,而以回收PET为原料,制备用于彩钢板和聚苯乙烯泡沫板材黏接的聚脲胶黏剂,尚未见到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之一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回收PET为原料制备的低成本氨基聚酯聚醚。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之二是提供该氨基聚酯聚醚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成熟可靠。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之三是提供该氨基聚酯聚醚的用途,该氨基聚酯聚醚用于彩钢板和聚苯乙烯泡沫板材黏接的聚脲胶黏剂的制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一种氨基聚酯聚醚
本发明的氨基聚酯聚醚,其特征在于该氨基聚酯醚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进一步优选的氨基聚酯聚醚,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以上所述的乙二醇,是将回收PET大分子部分醇解生成低分子羟基聚酯。
以上所述的马来酸酐,与羟基聚酯上的羟基发生酯化开环,生成的羧基继续同未反应的乙二醇上的羟基进一步酯化,使羟基聚酯分子扩链,分子量增加.
以上所述的醋酸锑和甲烷磺酸酮为复合催化剂,该催化剂使羟基聚酯发生酯化反应,同时和乙二醇分子中的羟基发生醚化,生成羟基聚酯聚醚,复合催化剂使酯化和醚化反应速度加快。
以上所述的亚硫酰氯是羟基聚酯聚醚分子中羟基的氯代剂,羟基聚酯聚醚与亚硫酰氯反应生成氯代聚酯聚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20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