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罗盘仪轨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8095.3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沈文杰;任哲;严东磊;郑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英智通交通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14 | 分类号: | G01C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申率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罗盘仪 轨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包括电子罗盘仪在内的车辆轨迹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为保证机动车驾驶员考试过程的有序进行和连续性,需要准确辨别考试车辆行驶到了哪个考试场地甚至是哪个具体位置,以便控制相应场地或位置的考试设备或作好接收相应考试数据的准备,因此涉及到行驶中的车辆的实时定位问题。
现有的车辆定位方法是采用在各考试场地的各入口处预埋磁铁组,并将该磁铁组中多个N极、S极按一定的排列组合设置成各自不同的磁编码形式,在被试车辆中设置可以感知上述磁铁组所形成磁场的磁感应装置,当被试车辆行驶到某个入口时,磁感应装置将感知到的该处磁铁组所代表的编码,考试监控中心的总控机再读取该编码,从而得知被试车辆的当前位置。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要在各个场地的各个入口预埋磁铁组,施工量较大,且无法做到实时监测。
众所周知的GPS尽管可以实现实时定位,但由于其在短距离内定位误差较大(根据测定,误差可以达到10m左右),并且存在漂移误差,以及从国家安全方面考虑,不够可靠,因此都不适宜用于驾驶员考试中被试车辆的实时定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较准确监测到机动车驾驶员考试中被试车辆的运动轨迹的电子罗盘仪轨迹系统,以实现被试车辆的实时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罗盘仪轨迹系统,包括设置在被试车辆上的电子罗盘仪、车速传感器和用于计算车辆行驶位置和/或轨迹的数据处理器,所述电子罗盘仪和所述车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均接入所述数据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将电子罗盘仪的测向功能与车速传感器的测速功能有机结合,分别检测出车辆行驶方向和速度大小,通过计算可间接得出被试车辆在各时点的位置,避开了现有技术条件下为预埋磁铁组而展开的大量施工,还能够实现任意位置、任意轨迹的实时监测;
由于电子罗盘仪相比GPS更适合短距离定位检测,在驾驶员考试应用中检测精度更高,且比GPS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子罗盘仪轨迹系统,包括电子罗盘仪、车速传感器和用于计算车辆行驶位置和/或轨迹的数据处理器,所述电子罗盘仪、车速传感器设置在被试车辆上,数据处理器既可以设置在被试车辆内或外,优选设置在被试车辆上。所述电子罗盘仪和所述车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均接入所述数据处理器。所述电子罗盘仪和所述车速传感器分别采集所述被试车辆在各个时点上的行驶方向和行驶速度数据,对应同一时点时,这两项数据的组合可以确定被试车辆的位置。所述数据处理器读取这些数据后,经过处理、计算,不仅可以得出各个时点上所述被试车辆的位置,还可以拟合出一段时间内所述被试车辆的行驶轨迹。
所述电子罗盘仪轨迹系统还可以包括原点定位装置,所述原点定位装置包括相互配套的原点信号发生器和原点信号接收器,所述原点信号发生器设置在人为设定的地理原点O处,所述原点信号接收器设置在所述被试车辆上,所述原点信号接收器的输出信号接入所述数据处理器。原点定位装置的设置,人为引入了一个参考坐标系(下文中简称为坐标系),方便位置坐标数据的表达,如给出被试车辆在实际行驶环境中的具体位置,也便于轨迹的拟合。
理论上,任意位置均可以被选作所述地理原点,其作用是确定人为设定的坐标系的位置,但对于一个已人为设定好的坐标系而言,所述地理原点为一个确定的地理位置点。实际应用中,优选将所述地理原点选定在考试场地的总入口处,当所述被试车辆行驶到该总入口时,位于被试车辆上的所述原点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原点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并产生一原点确认信号,所述数据处理器读到所述原点确认信号,系统即判定所述被试车辆正处于人为设定的坐标系的原点,即所述总入口处。此后检测到的位置数据均为相对该原点的相对位置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英智通交通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精英智通交通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80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