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针刺穿力测试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9344.0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7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威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G01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针刺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材测试设备,具涉及一种医用针刺穿力测试仪。
背景技术
在医疗行业中,医用注射器是医护人员不可或缺的医疗工具,而安装于医用注射器上的医用针刺穿力往往是决定医用注射器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保证医用注射器的质量,是对病人身体健康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成为医疗界十分关注的话题,世界卫生组织、各国政府部门和医疗管理机构也为此制定了许多相关标准。但由于我国现有技术对医用注射器的医用针刺穿力检测手段条件不完备、缺乏检测仪器,对于国家制定的关于医用注射器质量的标准在我国很多地方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结果准确、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医用针刺穿力测试仪成为我国医疗界迫切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结果准确、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医用针刺穿力测试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医用针刺穿力测试仪,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电机、传动机构、加载机构、医用针夹具、人造模拟皮肤夹具、测力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传动皮带、第二带轮和丝杠,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丝杠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丝杠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轮通过所述传动皮带与所述第二带轮连接,所述丝杠设置有滑动螺母,所述滑动螺母具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与所述加载机构的下部连接,所述加载机构的上部连接有所述医用针夹具,所述人造模拟皮肤夹具设置于所述医用针夹具的正下方,所述人造模拟皮肤夹具与所述测力机构连接,所述测力机构具有测力传感器,所述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液晶显示输出接口,键盘输入接口,传感器输入接口,限位开关信号输入接口,打印机输出接口,电机脉冲信号输出接口,开关信号输出接口,直流电源输入接口,以及RS232信号输出接口。
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伺服电机或者细分步进电机。
所述电机为细分步进电机,所述细分步进电机还设置有细分电机驱动器。
所述细分电机驱动器的最大细分为256细分,通过控制系统发出在0Hz到5KHz范围内的脉冲频率控制细分电机驱动器。
还包括显示系统,所述显示系统为可进行中英文以及图形显示的液晶显示器或者数码显示管。
还包括输入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针刺穿力测试仪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准确测试出医用注射器医用针的刺穿力,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医用针刺穿力测试仪,并且其测出的测试结果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针刺穿力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2、图3中包括有:
机架1;电机2;传动机构3;加载机构4;医用针夹具5;人造模拟皮肤夹具6;测力机构7;连接座8;医用针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医用针10刺穿力测试仪,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的电机2、传动机构3、加载机构6、医用针10夹具7、人造模拟皮肤夹具8、测力机构9和控制系统,传动机构3包括第一带轮、传动皮带、第二带轮和丝杠4,第一带轮与电机2连接,丝杠4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1,第二带轮与丝杠4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第二带轮连接,丝杠4设置有滑动螺母,滑动螺母具有连接座5,连接座5与与加载机构6的下部连接,加载机构6的上部连接有医用针10夹具7,人造模拟皮肤夹具8设置于医用针10夹具7的正下方,人造模拟皮肤夹具8与测力机构9连接,测力机构9具有测力传感器,测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
在工作时,将医用针10安装在医用针10夹具7,在人造模拟皮肤夹具8安装人造皮肤,开启电机2,电机2通过传动机构3带动医用针10夹具7向下运动,从而使医用针10夹具7向人造皮肤运动,在医用针10刺穿人造皮肤的过程中,测力机构9对进行医用针10夹具7测力,后由测力机构9的测力传感器将电信号传至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威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威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93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