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混炼双转子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混炼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3100.8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9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汪传生;曾宪奎;付平;李志华;林广义;沈波;边慧光;李利;陈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B7/48 | 分类号: | B29B7/48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王静毅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混炼 转子 结构 采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设备,具体的讲是一种用于高分子材料,特别是橡胶连续、高效和高质量混炼双转子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混炼设备。
背景技术
混炼过程是高分子材料,特别是橡胶加工中最为关键,也是能耗最高的环节,混炼后的物料质量好坏最终决定了成品质量的优劣和使用寿命,因此, 对于混炼环节的研究与改进始终是国内外高分子材料,特别是橡胶加工业关注的焦点。
目前,橡胶、塑料和合成树脂连续混炼所用的混炼设备主要是开炼机和密炼机,它们都是间歇式混炼设备,生产过程不连续,每次操作条件的差异会引起混炼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因此,实现高效、高质量的连续化的混炼生产是几十年来该领域加工业技术人员的梦想,这其中作为混炼设备核心的转子结构又是研发的重点。
所谓连续混炼是指采用连续混炼机,将物料按照设定的配比连续加料并进行连续混炼,混炼的后的物料则可从排料口连续地排出。连续混炼可以实现加料与卸料同时进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免除或简化庞大的密炼机、下辅机和上辅机,进而由一条联动生产线代替,大大地简化设备的结构,大幅度降低能耗,提高物料的混炼质量和稳定性,并且容易实现安全、环保的操作。
目前世界很多国家提出了连续混炼这一新理论,也设计生产出了各种连续混炼设备。美国、意大利、德国等研制、生产出各种型号的连续混炼机,但这些连续混炼设备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必须是粉末状或粒状,并且需与配合剂小料提前预混。在现代橡胶工业生产中,由于原料主要是块状橡胶,所以生产中主要还是依赖于密炼机完成橡胶的混炼,然后经过压片机进行压片或经挤出机挤出成型。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非粉末状和粒状高分子材料,特别是橡胶的连续混炼还没有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设备不能实现连续混炼加工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分子材料连续、高效、高质量混炼设备的双转子结构,以及采用该双转子结构、对高分子材料进行连续、高效和高质量混炼,与块状橡胶连续塑炼设备配套使用,能够实现块状橡胶连续混炼的混炼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混炼双转子结构,包括一对转子后端连接动力传动系统,转子上有加料段、捏炼段、混炼段及挤出段;加料段是大导程螺纹结构;捏炼段采用齿形盘结构;混炼段由三段组成,混炼段I是剪切型转子混炼元件,混炼段II是啮合型转子混炼元件,混炼段III是大导程转子混炼元件。
复合型双转子与机筒之间的混炼空间较单螺杆结构的混炼空间大,混炼产量高。双转子输送能力强,增强了物料的流动性,避免物料停滞。加料段的大导程螺纹结构保证了物料顺利进入。捏炼段主要起分流混合作用。在三段混炼段中,物料被推动、剪切、挤压、分散、搅拌和混合,充分混炼。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混炼双转子结构能够实现高分子材料,特别是橡胶,连续、高效、高质量混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3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