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用虚拟成像技术的弱视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1799.2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8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贾怀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怀昌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区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 虚拟 成像 技术 弱视 治疗 | ||
1.一种运用虚拟成像技术的弱视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它由双目显示模组(1)和目镜虚拟光学系统(2)和外壳(3)构成,双目显示模组(1)和目镜虚拟光学系统(2)分别安装在外壳(3)前端和尾部,双目显示模组(1)的尾部与目镜虚拟光学系统(2)的前端相接,双目显示模组(1)包括控制线路板、微型LCD显示器(12)和支架模块(13),目镜虚拟光学系统(2)包括光学目镜(24),微型LCD显示器(12)播放的视频图像通过光学目镜(24)放大后形成虚拟图像进入使用者的眼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用虚拟成像技术的弱视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光学目镜采用非球面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运用虚拟成像技术的弱视治疗仪,其特征在于:目镜虚拟光学系统还包括外套筒(21)、内套筒(22)和调节圈(23),光学目镜(24)安装在内套筒(22)里面,内套筒(22)前端嵌套在外套筒(21)的尾部可沿轴向来回移动,内套筒(22)尾部外面套装有调节圈(23),内套筒(22)与调节圈(23)螺纹连接,外套筒(21)和调节圈(23)安装在外壳(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运用虚拟成像技术的弱视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光学目镜(24)包括第一目镜(241)、第二目镜(242)和第三目镜(243),第二目镜(242)和第三目镜(243)粘合在一起,第一目镜(241)与第二目镜(242)相隔一段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运用虚拟成像技术的弱视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控制线路板包括安装在支架模块(13)顶部的第一线路板(111)和安装在支架模块(13)底部的第二线路板(112),第一线路板(111)与微型LCD显示器(12)电连接,第一线路板(111)与第二线路板(112)电连接,第二线路板(112)设置有视频输入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运用虚拟成像技术的弱视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外壳(3)还连接有头戴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运用虚拟成像技术的弱视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头戴机构包括头箍(41)和安装连接在头箍(41)上的吊带(4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运用虚拟成像技术的弱视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外壳(3)的尾部、目镜虚拟光学系统的后方安装有护眼罩(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运用虚拟成像技术的弱视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外壳(3)与头箍(41)的前端部(411)之间通过连接件(5)和旋转机构(6)连接,连接件(5)的底部与外壳(3)的顶面连接,连接件(5)的顶部与旋转机构(6)连接,旋转机构(6)安装在前端部(4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怀昌,未经贾怀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17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