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用虚拟成像技术的弱视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1799.2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8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贾怀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怀昌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区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 虚拟 成像 技术 弱视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虚拟成像技术的弱视治疗仪。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弱视治疗仪五花八门,有利用刺激穴位的,如专利号为:CN2003101106560、名称为:儿童弱视治疗仪,利用计算机控制膜冲装置刺激穴位,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携带使用不方便;也有通过观看图像来治疗弱视的,如专利号为:CN2006200550962、名称:弱视治疗仪的实用新型专利,通过人手更换图像,图像较少,结构复杂、体积大,使用不方便,治疗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治疗效果较好的运用虚拟成像技术的弱视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运用虚拟成像技术的弱视治疗仪,它由双目显示模组和目镜虚拟光学系统和外壳构成,双目显示模组和目镜虚拟光学系统分别安装在外壳前端和尾部,双目显示模组尾部与目镜虚拟光学系统的前端相接,双目显示模组包括控制线路板、微型LCD显示器和支架模块,目镜虚拟光学系统包括光学目镜,微型LCD显示器播放的视频图像通过光学目镜放大后形成虚拟图像进入使用者的眼睛。
上述的光学目镜采用非球面镜。
上述的目镜虚拟光学系统还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和调节圈,光学目镜安装在内套筒里面,内套筒前端嵌套在外套筒尾部可沿轴向来回移动,内套筒尾部外面套装有调节圈,内套筒与调节圈螺纹连接,外套筒和调节圈安装在外壳上。
上述的光学目镜包括第一目镜、第二目镜和第三目镜,第二目镜和第三目镜粘合在一起,第一目镜与第二目镜相隔一段距离。
上述的控制线路板包括安装在支架模块顶部的第一线路板和安装在支架模块底部的第二线路板,第一线路板与微型LCD显示器连接,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电连接,第二线路板置有视频输入接口。
上述的外壳还连接有头戴机构,头戴机构包括头箍和安装连接在头箍上的吊带。
上述的外壳的尾部、目镜虚拟光学系统的后方安装有护眼罩。
上述的外壳与头箍的前端部之间通过连接件和旋转机构连接,连接件的底部与外壳的顶面连接,连接件的顶部与旋转机构连接,旋转机构安装在前端部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双目显示模组和目镜虚拟光学系统和外壳构成,双目显示模组的微型LCD显示器播放的视频图像,并通过目镜虚拟光学系统的光学目镜放大后形成虚拟图像进入使用者的眼睛,使用者通过非球面目镜虚拟光学系统观看双目显示模组显示的具有治疗弱视功能的视频,结构原理新颖,治疗效果好,使用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2、双目显示模组通过视频线连接视频输入设备,来播放具有治疗弱视功能的视频,使用简单方便;3)非球面目镜虚拟光学系统可以在使用者 眼睛前方2米远处产生一个17英寸大小的虚拟屏幕,用于观看具有治疗弱视功能的视频,观看比较舒适,长时间使用不劳累,治疗效果好;4)非球面虚拟目镜光学系统的光学目镜采用非球面镜,产生的图像无色差,无畸变;5)非球面虚拟目镜光学系统具有可调视度机构,可调视度机构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和调节圈,光学目镜安装在内套筒里面,内套筒前端嵌套在外套筒尾部可沿轴向来回移动,可调范围在正负5视度之间,且可以左、右目镜单独调节,最大限度地覆盖弱视患者的视力偏差范围;6、外壳还连接有头戴机构,头戴机构包括头箍和安装连接在头箍上的吊带,使用方便稳固;7、外壳的尾部、目镜虚拟光学系统的后方安装有护眼罩,可以减少外围干扰;8、外壳与头箍的前端部之间通过连接件和旋转机构连接,可以调节双目显示模组和目镜虚拟光学系统和外壳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目显示模组与目镜虚拟光学系统的一个装配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目显示模组与目镜虚拟光学系统的另一个装配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光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怀昌,未经贾怀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1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