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网印花机的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0632.2 | 申请日: | 2011-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0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方千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41F33/00 | 分类号: | B41F33/00;B41F15/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花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圆网印花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网印花机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圆网印花机的动作的现场控制级和对现场控制级进行控制以及对圆网印花机的动作进行协调控制的主控级,该现场控制级和主控级之间通过控制总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网印花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现场控制级包括进布单元(2)、导布单元(3)、印花单元(4)、烘房单元(5)及落布单元(6);
所述主控级为对进布单元(2)、导布单元(3)、烘房单元(5)和落布单元(6)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以及印花单元(4)的交流伺服调速系统进行协同控制,使织物从进布、印花、烘干到落布的过程能按设定的参数做同步运行的主控单元(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网印花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单元(1)包括以设定网印花机系统的参数并显示工艺参数、状态和报警信息的人机界面(11)、可编程控制器(12)以及辅助控制(13),该人机界面(11)和辅助控制(13)均通过控制总线与该可编程控制器(12)连接;
所述进布单元(2)包括进布驱动(21)和变频器(22),该进布驱动(21)控制电机M2,且该进布驱动(21)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2)通过控制总线连接,该进布驱动(21)的输入端与变频器(22)的输出端连接,该变频器(22)的输入端与电机M2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导布单元(3)包括导布驱动(31)、变频器(32)和纠偏驱动(33),该导布驱动(31)与纠偏驱动(33)通过控制总线连接,且该导布驱动(31)与纠偏驱动(33)还通过控制总线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12)连接;该导布驱动(31)控制电机M3,该导布驱动(31)的输入端与变频器(32)的输出端连接,该变频器(32)的输入端连接该电机M3的输出轴,该纠偏驱动(33)控制电机M331;
所述印花单元(4)包括用以设置参数并将其下传至对应的所述印花圆网驱动伺服器和上传至所述主控单元(1)的人机界面(11)的人机界面(41)以及圆网伺服驱动器(411),该圆网伺服驱动器(411)控制电机M412,且该圆网伺服驱动器(411)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2)通过控制总线连接,该人机界面(41)通过控制总线分别与圆网伺服驱动器(411)和主控级的人机界面(11)连接;
所述烘房单元(5)包括烘房导布驱动(51)和变频器(52),该烘房导布驱动(51)控制电机M5,且该烘房导布驱动(51)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2)通过控制总线连接,该烘房导布驱动(51)的输入端与变频器(52)的输出端连接,该变频器(52)的输入端与电机M5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落布单元(6)包括落布驱动(61)和变频器(62),该落布驱动(61)控制电机M6,且该落布驱动(61)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2)通过控制总线连接,该落布驱动(61)的输入端与变频器(62)的输出端连接,该变频器(62)的输入端与电机M6的输出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网印花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花单元(4)包括两个以上独立驱动的印花单元,且每个印花单元的圆网伺服驱动器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2)通过控制总线连接,每个印花单元的人机界面通过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圆网伺服驱动器和所述主控级的人机界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06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