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介入血管造影设备CAN总线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5166.7 | 申请日: | 201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7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丁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金帆医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血管 造影 设备 can 总线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介入血管造影设备CAN总线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皮肤、血管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给病人造成的创伤较小,使用的影像设备主要有血管造影机、透视机、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以及B型超声检查(type-B ultrasonic,B超)等。
介入治疗通常需要使用介入血管造影设备,该设备是一种通过从不同角度向病人投照X射线,并产生相应部位血管影像的介入治疗设备。是将运动控制、X射线发生和接收、影像存储以及处理与回放等各种功能综合在一起的设备。
现有的介入血管造影设备对其各个部件进行控制的方式较为集中,由一个核心控制器,如计算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PLC)等直接对各个部件进行控制。
这种集中控制的方式导致设备线路繁杂,中间连接环节较多,出故障的概率较高。当某一部件变更设计或升级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核心控制器到变更部件的电路需要全部重新设计,并且难以实现产品分型系列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介入血管造影设备的故障率,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以及可靠性。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AN总线控制的介入血管造影设备,包括:
DSA计算机及与其连接的收发器,X射线发生装置、限束器装置、影像接收装置、电机系统、影像同步系统及分别与这些部件连接的各自的MCU和收发器,各个收发器通过差分双绞线缆连接到CAN总线上。
各个所述收发器为差分CAN总线收发器或CAN卡。
所述X射线发生装置包括高压发生器和球管,所述X射线发生装置的MCU与收发器,用于通过CAN总线与所述CAN总线控制系统的其他部件进行数据传输,并对所述X射线发生装置进行控制。
所述限束器装置的MCU与收发器,用于通过CAN总线与所述CAN总线控制系统的其他部件进行数据传输,并对所述限束器装置进行控制。
所述影像接收装置包括:平板探测器或影像增强器,摄像头;所述影像接收装置的MCU与收发器,用于通过CAN总线与所述CAN总线控制系统的其他部件进行数据传输,对所述影像接收装置的工作模式进行控制;所述影像接收装置的MCU分别与所述平板探测器或影像增强器,摄像头连接。
所述电机系统包括电机驱动器和电机,所述电机系统的MCU和收发器,用于通过CAN总线与所述CAN总线控制系统的其他部件进行数据传输,并对电机进行控制;所述电机系统的MCU与所述电机驱动器连接。
所述DSA计算机系统通过带隔离的CAN卡连接至所述CAN总线上,用于通过CAN总线与所述CAN总线控制系统的其他部件进行数据传输,所述DSA计算机用于控制所述CAN总线控制系统的其他部件的工作模式。
各个所述收发器分别与单独的5V直流电源连接。
各个所述部件的收发器和MCU之间还设置有电流隔离电路。
各个所述收发器的芯片本身集成有隔离电路。
还包括:导管床及与其连接的MCU和收发器,所述导管床的MCU用于通过CAN总线与所述CAN总线控制系统的其他部件进行数据传输,接收近台床边控制装置对导管床的控制信号;所述收发器与MCU之间还设置有电流隔离电路,所述收发器与其他部件的收发器通过CAN总线连接。
还包括:近台床边控制装置及与其连接的MCU和收发器,所述近台床边控制装置的MCU用于通过CAN总线与所述CAN总线控制系统的其他部件进行数据传输,对所述导管床发送控制信号进行控制;所述收发器与MCU之间还设置有电流隔离电路,所述收发器与其他部件的收发器通过CAN总线连接。
还包括:工作状态指示装置及与其连接的MCU和收发器,所述工作状态指示装置用于通过CAN总线与所述CAN总线控制系统的其他部件进行数据传输,其收发器与MCU之间还设置有电流隔离电路,所述收发器与其它部件的收发器通过CAN总线连接。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金帆医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卫金帆医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5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