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自翻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6238.X | 申请日: | 2011-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1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惠;张江田;杨东平;武桂琴;李澍琴;冯国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04 | 分类号: | B60P1/04;B60P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037038***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车 车厢 侧门 开闭 装置 包括 | ||
1.一种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设置在所述自翻车的车厢上,所述车厢包括车厢支座(10)、铰接在所述车厢支座(10)上的车厢底架(9)、铰接在所述车厢底架(9)上的车厢侧门(6)、以及与所述车厢底架(9)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包括:
双臂杆(2),中部与所述车厢底架(9)铰接;
第一单臂杆(3),第一端与所述车厢支座(10)铰接,第二端与所述双臂杆(2)的第一端铰接;
第二单臂杆(5),第一端与所述车厢侧门(6)铰接,第二端与所述双臂杆(2)的第二端铰接;
所述车厢底架(9)具有水平位置,以及由所述驱动机构支撑的侧翻位置,其中,当所述车厢底架(9)处于所述水平位置时,所述双臂杆(2)与所述车厢底架(9)形成第一摆角,使所述车厢侧门(6)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车厢底架(9)处于所述侧翻位置时,所述双臂杆(2)与所述车厢底架(9)形成第二摆角,使所述车厢侧门(6)处于开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臂杆(5)包括调节连杆(51)和通过所述调节连杆(51)相连接的第一段杆体和第二段杆体,所述第一段杆体和第二段杆体分别与所述调节连杆(51)的两端螺接,其中,所述第一段杆体与所述车厢侧门(6)铰接,所述第二段杆体与所述双臂杆(2)的第二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杆体的外端具有条形孔(52),所述第二段杆体通过穿设在所述条形孔(52)内的连接件(4)与所述双臂杆的第二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臂杆(2)呈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车厢底架(9)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与所述车厢底架(9)铰接。
7.一种自翻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翻车具有两个相对的车厢侧门(6),所述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为两个,分别控制所述两个车厢侧门(6)的开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62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