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导体封装模具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6454.4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3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崔军;赵冬冬;郭桂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日月新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56 | 分类号: | H01L21/56;B29C45/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封装 模具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封装模具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减少废胶体积的半导体封装模具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半导体封装工序中,一般通过注射的方式将封胶包覆半导体芯片及导线架,以使芯片及其相关接点能与外部环境隔绝,起到保护芯片及接点以及整合组件的目的。
请参照图1A、1B及2所示,图1A及图1B揭示一种现有的半导体封装模具构造的侧剖视图,显示封胶压入前、后的状态。图2揭示一种现有的半导体封装模具构造的第二模具部沿图1B的2-2线所作的上视图。
如图1A、1B及2所示,一种现有的半导体封装模具构造1包含一第一模具部11及一第二模具部12,所述第二模具部12与所述第一模具部11对应配合。其中,如图1A及图1B所示,所述第二模具部12对应设于所述第一模具部11的下方,为了使图面易于了解,图1A及图1B省略显示各分流至各模穴的构造。所述第二模具部12设有一注胶室13及一料筒室14,所述注胶室13设于所述第二模具部12与所述第一模具部11的合模面上,所述料筒室14贯穿连通所述注胶室13至所述第二模具部12的外(下)表面。
再者,图2显示所述第二模具部12的上视图,所述第二模具部12的所述注胶室13约呈圆形,所述第二模具部12另包含多个模穴15及对应设置的流道16,所述注胶室13通过所述各流道16连通于所述各模穴15,所述各流道 16与所述各模穴15的交会位置为称为所述各模穴15的浇口15a。
另外,所述封装模具构造1另包含一压杆17,所述压杆17可活动于所述料筒室14之内,当一封胶(molding compound)20进入所述封装模具构造1后,所述压杆17先是位于较低的位置(图1A);接着,所述压杆17会向第一模具部11的方向(向上)将所述封胶20通过所述注胶室13再分送至所述各流道16,并再由所述各浇口15a进入所述各模穴15(如图2的模穴15)之中,以封装位于各模穴15内的半导体芯片(未绘示)及导线架(未绘示)。最后,所述注胶室13会留下所述封胶20的一个废胶(如图1B)的部分。
然而,由于所述封胶20需要被均匀及有效率的分送至各模穴15,因此,现有的半导体封装模具构造1的所述注胶室13的直径都设计得相较于所述料筒室14的直径大上许多。例如,所述注胶室13的直径为48.8毫米(mm)及所述料筒室14的直径为32.0毫米,即所述注胶室13的直径为所述料筒室14的直径的约1.5倍或以上。结果,使得所述废胶的体积无法再缩小,从而形成所述封胶20的材料浪费。
请再参照图3所示,图3揭示另一种现有的半导体封装模具构造的侧剖视图。如图3所示,另一种现有的半导体封装模具构造与图1A及1B的半导体封装模具构造大致相同,然而为了能进一步节省所述封胶20的材料,因此在所述注胶室13及压杆17的外形上作出些许的变化,例如是在所述注胶室13上方表面的第一模具部11设有第一凸环11a,其深度约2.5毫米及直径为24.0毫米。或者,于注胶室13下方表面的所述压杆17表面设有第二凸环17a,其深度约2.5毫米及直径为32.0毫米。因此,通过薄化所述废胶的厚度来减少所述废胶的体积。
虽然,上述方法为了要提高减少废胶体积的效果,就需要加深废胶薄化的 程度,也就是更突出的所述第一模具部11的第一凸环11a,或更突出的所述压杆17的第二凸环17a。然而,伴随废胶形状薄化所产生的风险就是所述封胶20的废胶部分的破裂。一旦废胶破裂,将会导致模流期间由废胶破裂处泄漏真空,并影响所述封胶20在所述流道16及模穴15内的模流动作,结果将造成半导体封装产品封胶失败。因此,为了避免废胶破裂,仍无法通过废胶薄化的手段来大幅减少废胶的体积。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半导体封装模具构造,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导体封装模具构造,注胶室的各外圆弧壁面与料筒室的圆周或注胶室的假想基圆相切,并且相邻的外圆弧壁面之间共同形成相接于各模穴浇口的流道。因此,能将封胶均匀及有效率的分送至各模穴,以及最小化或有效减少所述废胶的体积,从而减少了封胶的材料浪费。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封装模具构造,其包含:
一第一模具部;
一第二模具部,与所述第一模具部对应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日月新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日月新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6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电路封装用互连铝带
- 下一篇:继电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