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轨短途列车和直达列车结合的快速客车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5760.4 | 申请日: | 201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9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文娟 |
主分类号: | B61B15/00 | 分类号: | B61B15/00;B61B1/00;B61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轨 短途 列车 直达 结合 快速 客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客运列车。
背景技术
为了铁路客运的快速化,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提高车速、减少站台和缩短停站时间,这使得诸多小站上的乘客无法体现铁路的快速。特别是对于地铁这样的短途列车,减少站台显然是更不适合。地铁在上下乘客、启动和进站减速方面消耗了大约行程的一半时间,极大地制约了铁路客运的速度,也消耗了乘客宝贵的时间。例如地铁车辆一般设计运行时速是70公里,但由于途中停站的原因,平均时速只能在25公里左右。
有二类专利申请试图从列车不停车交换乘客方面解决上述问题,一类如专利CN200510099734.0(火车客运不停车换乘法),其方法是,高速列车途经沿途车站时,提前将下车的乘客安置在尾部车厢,到站时不停车地将该尾部车厢甩下,然后站台上已上乘客的接应车快速赶上并连接高速列车,也就是在列车运行中从列车的尾部车厢交换上下乘客。但地铁一类的短途列车在站台停靠时间一般控制在半分钟之内,所以一节地铁车厢的每一侧往往有四个上下客的车门,以便可以短时间内交换上下乘客。显然是该类方法不适合地铁类短途列车。另一类如专利CN94110534.2(站台列车与客运列车同步运行式火车站),其特点是每一沿途火车站都设有一个圆形迴转铁路,高速列车与站台列车在这个圆形迴转铁路上并列转圈中交换上下乘客。显然高速列车必须将车速减慢,才能在圆形迴转铁路中运行,才能与站台列车并列后交换上下乘客,但车速减慢相当于要损耗一部分时间。当然,如果将圆形迴转铁路的直径做得很大,高速列车也可以不脱轨地在圆形迴转铁路中转圈,但在很大的圆形迴转铁路中转圈,仍旧在损耗时间。这都有悖于快捷铁路客运的初衷。上述专利仍不适合短途站台上、特别是地铁乘客的快捷客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从改革短途列车的结构上着手,提供一种直达列车和短途列车结合的地铁快速客运的车辆。该车辆结构可以使直达列车和短途列车在直线高速运动中结合,并在短时间内交换上下乘客,使每一个从短途站台上车的乘客可以快速直达目的站台。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短途列车的车头和车厢在单轨上行驶,该单轨位于直达列车的双轨的一侧,短途列车的车头和车厢下部的车轮设有与所述单轨配合的凹槽;地铁隧道壁上设有T形轨,短途列车车头和车厢上部设有护正轮组,所述T形轨位于护正轮组中;短途列车车头和车厢的外侧和内侧各设有与相应的直达列车车头和车厢数量相等的车门;短途列车车头前部设有一能转动的挡车臂,后部设有一能转动的擒纵臂;每一短途列车车厢的两端各设有一能转动的擒纵臂。
所述的挡车臂中设有依次连接的撞头、弹簧、接触钮;所述的接触钮与各擒纵臂电连接。
所述的擒纵臂与短途列车内侧车门电连接,当擒纵臂转动到固定住直达列车的水平位置时,通电发讯,短途列车内侧的车门打开;当短途列车内侧的车门关闭时,通电发讯,擒纵臂转动到放开直达列车的垂直位置;直达列车车头后部和车厢一端各设有车门按键,直达列车车门与车门按键电连接,当擒纵臂转动到水平位置时,接触到车门按键,通电发讯,直达列车车门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方法是:
第一直达列车和第一短途列车同时从第一站出发,第一直达列车上承载着到第三站起沿途各站下车的乘客,第一短途列车上承载着到第二站下车的乘客;行至第一站与第二站之间时,第一直达列车继续高速行进;第一短途列车减速行进,停到第二站,并在第二站交换上下乘客,然后准备与第二直达列车结合,短途列车前部车头上的挡车臂转动到挡住直达列车的水平位置;
在上述第一短途列车减速行进时,第二站上的已有乘客的第二短途列车启动并加速,加速后的最高速度低于第一直达列车速度;第一直达列车越过第二站,追上第二短途列车,并撞击第二短途列车的挡车臂中的撞头,撞头压缩弹簧后,撞击接触钮,通电发讯,短途列车车头和短途列车车厢的擒纵臂随之转动到水平位置,使短途列车车头前部的挡车臂和短途列车车头后部的擒纵臂固定住直达列车车头,各短途列车车厢的擒纵臂固定住相应的直达列车车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文娟,未经杜文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5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