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半自动变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6572.3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冯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福荣 |
主分类号: | B60K17/06 | 分类号: | B60K17/06;B62D5/06;F16H6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李赞坚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半自动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新型汽车半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又称变速箱。变速器由传动机构和变速机构组成,可制成单独变速机构或与传动机构合装在同一壳体内。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动,也有的用行星齿轮传动。普通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一般用滑移齿轮和离合器等。滑移齿轮有多联滑移齿轮和变位滑移齿轮之分。用三联滑移齿轮变速,轴向尺寸大;用变位滑移齿轮变速,结构紧凑,但传动比变化小。离合器有啮合式和摩擦式之分。用啮合式离合器时,变速应在停车或转速差很小时进行,用摩擦式离合器可在运转中任意转速差时进行变速,但承载能力小,且不能保证两轴严格同步。为克服这一缺点,在啮合式离合器上装以摩擦片,变速时先靠摩擦片把从动轮带到同步转速后再进行接合。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可用制动器控制变速。变速器广泛用于机床、车辆和其他需要变速的机器上。
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汽车变速器是通过改变传动比,改变发动机曲轴的转拒,适应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阻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不同要求的需要。通俗上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变速器,无级式变速器。
目前,汽车变速器的能量来自汽车发动机,通过液压泵提供动力,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载而增添燃油消耗,不利于现有的节能环保的趋势和要求,相应地也降低了发动机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半自动变速器,利用借助汽车转向系统中的过剩而被溢流阀排泄出去液压能量将其转接入半自动变速器的压缩式储液罐储存,将其备用发挥能量效率,免除半自动变速器液压能量来源负荷,发动机具可以节约更多能源。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汽车半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组合齿轮、传动轴、输油配套件、转向系统液压泵、转向系统储油罐、转向系统液压溢流阀、溢流阀、单向阀、可调电磁流量阀、压缩式储液罐、限流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分电磁阀、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分电位器、耦合器、操纵平台、变速器壳体,其中:
每个档位分别连接有分电位器和分电磁阀;操纵平台安装于驾驶室中央,安装于操纵平台内的操纵杆下端正中点与操纵杆端点相触动,安装在操纵平台内与操纵杆触动相连接;单向阀的进油口与转向系统液压溢流阀的出口和溢流阀的入口相连接,溢流阀的出口通向回油管回流给转向系统储液罐,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一电磁阀的入口连接,第一电磁阀出口分别与可调电磁流量阀、压缩式储液罐、限流管和各分电磁阀的入口相连接,限流管和第二电磁阀并联安装;限流管与第二电磁阀只是供给一档和R档用作软性起动和后加刚性运行作业,第二电位器安装在脚踏板油门系统中连杆相应接触操控第二电磁阀;溢流阀、单向阀、第一电磁阀、可调电磁流量阀、压缩式储液罐安装在发动机室内,限流管、第二电磁阀和各分电磁阀安装在变速器壳体内;耦合器安装在变速器的传动轴上,输油配套件与耦合器安装在同一传动轴上,耦合器安装在变速器内,输入轴与发动机飞轮联接,输出轴与差速器联接。
优选地,其设置有4-8个档位,每个档位分别连接有分电位器和分电磁阀。
优选地,其设置有6个档位,每个档位分别连接有分电位器和分电磁阀。
优选地,操纵平台是H型型式,操纵杆在没有挂档位时就被安装在下面的弹簧自动拉动到空档位的中心位置,与安装在操纵杆下面端点的第一电位器相应接触,操纵平台的操纵杆在挂在档位时与各分电位器相应接触。
优选地,传动轴打有小孔把耦合器与输油配套件相连通并与联合体电磁阀相连通。
优选地,压缩式储液罐包括由弹簧、活塞和液体罐,活塞安装有O型密封圈防泄漏,弹簧弹力与活塞液压受力截面积相配合,液压能量受到弹力释放而出。
优选地,耦合器的耦合器盖为齿轮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福荣,未经冯福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6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锁止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膜厚度的超声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