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发动机正时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1581.1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展(铜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48 | 分类号: | F01L1/348;F16H7/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4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发动机 正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发动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发动机的正时链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在气缸内不断发生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过程,并且每个步骤的时机都要与活塞的运动状态和位置相配合,使进气和排气及活塞升降相互协调,通过正时传动系统,在曲轴的带动下将力量传递给凸轮轴,使发动机的进、排气门在适当的时候开启或关闭,保证发动机气缸能够正常吸气和排气。
发动机的正时传动系统有采用带传动、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的。
采用正时带传动,由于正时带属于橡胶部件,随着发动机工作时间的增加,正时带和正时带的附件,如正时带张紧轮、正时带张紧器和水泵等都会发生磨损或老化。一般使用寿命在4万-8万公里。
采用正时齿轮传动,导致发动机正时系统体积庞大笨重、噪音大、振动大和使用寿命低等问题,制约了发动机整机性能的提高。
目前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发动机正时系统已越来越多的采用链传动取代正时带传动或齿轮传动,正时链传动系统结构紧凑、可靠性与耐磨性高,而如何提高正时链传动系统的性能,降低噪音与振动成为该领域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 好平顺性、振动低、噪音低且质量轻的新型发动机正时链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发动机正时链系统,包括安装在曲轴上的曲轴正时链轮,安装在凸轮轴上的进气凸轮轴正时链轮和排气凸轮轴正时链轮,围绕所述三个链轮的正时链,正时链张紧机构,设置在正时链外侧的导链板;该正时链系统还包括一附加导链板,位于所述进气凸轮轴正时链轮和排气凸轮轴正时链轮之间。
所述导链板和附加导链板的材质采用钢塑复合材料。
所述导链板位于所述进气凸轮轴正时链轮和曲轴正时链轮之间。
所述正时链张紧机构包括自动张紧器和张紧器导板;所述张紧器导板位于所述排气凸轮轴正时链轮和曲轴正时链轮之间并在所述正时链外侧,与所述导链板相对设置;所述张紧器导板在其一端通过枢轴固定,其本体与所述张紧器连接。
所述导链板与正时链接触的侧边呈大曲率半径圆弧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增加一附加导链板,可减小正时链的振动,提高链条的使用寿命,并选用导链板和附加导链板的材料为钢塑复合材料,增加了零件强度,零件质量变轻,降低制造成本;整体正时链系统具有较好的平顺性、振动低、噪音低、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曲轴正时链轮;2、正时链;3、导链板;4、进气凸轮轴正时链轮;5、附加导链板;6、排气凸轮轴正时链轮;7、张紧器导板、;8、自动张紧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发动机正时链系统,包括安装在曲轴上的曲轴正时链轮1,安装在凸轮轴上的进气凸轮轴正时链轮4和排气凸轮轴正时链轮6,围绕所述三个链轮的正时链2,正时链张紧机构,设置在正时链2外侧的导链板3;该正时链系统还包括一附加导链板5,位于所述进气凸轮轴正时链轮4和排气凸轮轴正时链轮6之间,此种结构可减小正时链2的振动,提高链条的使用寿命。
导链板3和附加导链板5的材质采用钢塑复合材料,可增加零件强度,使零件质量变轻,降低了制造成本。
导链板3位于进气凸轮轴正时链轮4和曲轴正时链轮1之间,其与正时链2接触的侧边呈大曲率半径圆弧形状。
正时链张紧机构包括自动张紧器8和张紧器导板7;张紧器导板7位于排气凸轮轴正时链轮6和曲轴正时链轮1之间并在正时链2外侧,与导链板3相对设置;该张紧器导板7在其一端通过枢轴固定,其本体与所述张紧器连接。自动张紧器8推动张紧器导板7,实时调整正时链2松紧度,防止正时链2振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整体正时链系统具有较好的平顺性、振动低、噪音低、可靠性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展(铜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锐展(铜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1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油冷却器翅片
- 下一篇:一种带热障涂层涡轮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