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仪表导光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3177.8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3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彭德渊;郑立兴;伍跃洪;彭本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矢崎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4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仪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仪表LCD背光照明,具体地讲,是一种用在汽车仪表上的导光支架。
背景技术
在光线较弱或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汽车仪表显示里程、档位等信息的LCD需通过光源照亮才能清晰显示。汽车仪表的LCD显示,一般采用多个光源直接照射或光源通过导光板传输到LCD下方提供照明。对于后者,其导光板和仪表安装支架单独设计,两者分别安装在LCD下方;导光板还需要照明专用电路板为其提供照明光线,零件多、安装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洁、零件数量少、安装简单、成本低的汽车仪表导光支架,集导光板和仪表安装支架的功能于一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仪表导光支架,采用透明塑料制成,关键在于:由水平部分(1)和竖直部分(2)构成且整体呈L形,所述水平部分(1)的上平面(1-1)和下平面(1-2)构成出光构造,所述竖直部分(2)的下平面(2-1)为进光面,该竖直部分(2)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安装孔(4),该竖直部分(2)的前平面(2-2)和后平面(2-3)构成导光构造,所述水平部分(1)与竖直部分(2)结合处的外侧设置有圆弧面(3-1)和倾斜面(3-2),所述圆弧面(3-1)和倾斜面(3-2)构成反射构造且圆弧面(3-1)的下端与倾斜面(3-2)的上端相连;所述水平部分(1)的上平面(1-1)为水平面,所述竖直部分(2)的前平面(2-2)与所述水平部分(1)的上平面(1-1)之间的夹角θ1为 80°~90°,所述竖直部分(2)的后平面(2-3)与所述水平部分(1)的上平面(1-1)之间的夹角θ2为 70°~90°,所述倾斜面(3-2)与所述水平部分(1)的上平面(1-1)之间的夹角θ3为 45°~65°,所述圆弧面(3-1)上、下两端的连接线与所述水平部分(1)的上平面(1-1)之间的夹角θ4为 30°~50°。
导光支架通过安装孔进行安装,其水平部分位于LCD下方,其竖直部分的下平面位于光源正上方。光源的主要光线由进光面进入,经导光构造传导至反射构造,再通过出光构造的多次反射,光线从水平部分的上平面,即出光面射出,为LCD提供均匀的照明。
为达到良好的导光和反射效果,所述竖直部分(2)的下平面(2-1)、前平面(2-2)、后平面(2-3)以及所述水平部分(1)与竖直部分(2)结合处的圆弧面(3-1)、倾斜面(3-2)处理成镜面;为达到良好的分散均匀的效果,所述水平部分(1)的上平面(1-1)、下平面(1-2)处理成散射表面。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导光板和仪表安装支架一体成型,使导光板具有仪表安装支架的功能,该导光支架既起到传导光源光线到LCD下方的作用,又起到支撑、固定LCD的作用;导光支架直接从仪表主电路板采集照明光线,因此不需要照明专用电路板为其提供照明光线,减少了零件数量,具有结构简洁、成本低、安装简单快捷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 图2的俯视图。
图4 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汽车仪表导光支架,采用透明塑料制成,由水平部分1和竖直部分2构成且整体呈L形。水平部分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的缺口5和凸台6。
如图2所示,竖直部分2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安装孔4,两个安装孔4对称设置在竖直部分2的左右两侧,安装孔4的轴线沿竖直部分2延伸。安装孔4结合自攻螺钉进行安装。
结合图3、图4可知,水平部分1分为上平面1-1和下平面1-2,两者构成出光构造,上平面1-1为水平面,也为出光面。竖直部分2分为下平面2-1、前平面2-2和后平面2-3,下平面2-1为进光面,该竖直部分2的前平面2-2和后平面2-3构成导光构造。水平部分1与竖直部分2结合处的外侧设置有圆弧面3-1和倾斜面3-2,圆弧面3-1的下端与倾斜面3-2的上端相连,圆弧面3-1和倾斜面3-2构成反射构造。为达到主要光线按要求的方向从进光面进入,经传输分散到出光面,要求竖直部分2的前平面2-2与水平部分1的上平面1-1之间的夹角θ1为 80°~90°,竖直部分2的后平面2-3与水平部分1的上平面1-1之间的夹角θ2为 70°~90°,倾斜面3-2与水平部分1的上平面1-1之间的夹角θ3为 45°~65°,圆弧面3-1上、下两端的连接线与水平部分1的上平面1-1之间的夹角θ4为 3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矢崎仪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矢崎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31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提手
- 下一篇:具有LED均匀光源的化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