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玻璃钢窗口墙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4439.2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1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曾令金;李莉;唐波;魏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部运输局;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8 | 分类号: | B61D17/08;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1008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玻璃钢 窗口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窗口墙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玻璃钢窗口墙板结构,属于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轨道交通车辆内装系统所用的窗口墙板结构装置一般比较简单,独立性强,是用于安装衣帽钩、安全锤、铭牌等设备的根基。普通铁路客车窗口墙板材质一般选用胶合板,部分类型车辆使用PC合金、玻璃钢材质;地铁车辆大多为铝板、玻璃钢材质。其共同特点是:窗口墙板分块或整体成型,各衣帽钩、卷帘机构装置、出风口型材,窗口胶条等设备逐次分步安装,具有各自安装上的独立性,模块性能差。这样各件在安装时可能会有互相干涉的情况发生,尤其卷帘机构设置安装车体上,由于误差积累可能会占用墙板安装的空间,从而导致侧墙厚度增大,车内空间减小。在列车长期运行后,受列车振颤影响,各件可能会松动从而会产生噪音,可靠性差,影响列车的舒适度。各件之间存在间隙,噪音传播阻力小,降低了侧墙板的隔音降噪性能。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快,舒适度要求高,内饰也应简洁大方、时尚美观,需要在每一个细节上提高隔音降噪性能,提高可靠性,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竞争。
在现有技术中,对轨道车辆窗口墙板的结构做了一些改进,如专利号为200820207210.8的中国专利“玻璃钢窗口墙板结构”,将原来的各散件直接集合在窗口玻璃钢成型墙板上,一次性安装到位,提高了车辆制造工艺性,避免了散件安装时的干涉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车体侧墙板的隔音降噪性能及可靠性。但是该结构中的玻璃钢窗口墙板,是通过玻璃钢手糊工艺完成的,由于全部是手工制作,整个部件的精度相对较差,手糊工艺时间也相对较长,另外,由于是采用手糊工艺完成,墙板部件中的加强筋、安装部件、定位部件等都不能一次完成,而是需要多道手续才能加工完成,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化、集成性和可靠性程度较高,而且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的轨道车辆玻璃钢窗口墙板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玻璃钢窗口墙板结构,包括一个围成车辆窗口的中间内凹的玻璃钢墙板,在所述窗口上部墙板的内侧集成设置有卷帘机构和风道组件,在所述窗口两侧的墙板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卷帘机构中的卷帘上下滑动的滑道,所述风道组件的出风口开在所述墙板上,所述墙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安装结构,所述墙板为SMC片材模压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件。
进一步,所述的安装结构为尼龙搭扣结构,设置在所述墙板下部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墙板的下部中间为一体模压成型的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与车体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窗口两侧的墙板的背面一体模压成型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多个加强筋按间距为150-200mm均匀设置。
进一步,所述出风口开在所述窗口上方的墙板上,在所风道组件中的进风口处设置一中间开口的海绵垫。
进一步,在所述墙板上一体模压成型一个预埋螺套的固定台,所述卷帘机构与固定台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墙板上固定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大致为“L”型。
进一步,在所述墙板上一体模压成型有多个用于所述墙板安装定位的定位台。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道车辆玻璃钢窗口墙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将各散件直接集合在窗口玻璃钢墙板上,一次性安装到位,提高了车辆制造工艺性,避免了散件安装时的干涉问题,消除了各件与墙板之间存在的间隙,同时,也增强了噪音传播阻力,提高了车体侧墙板的隔音降噪性能及可靠性。
(2)墙板采用SMC片材模压一次成型,而且可以一次成型多个如固定台等辅助安装结构,制造工艺简单,工件精度高,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墙板上一次成型有定位台结构,提高了整个墙板的安装效率和安装准确性,也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4)通过加强筋和加强板等结构的设置,大幅度提高了墙板整体结构的刚度,有效避免了墙板在轨道车辆高速运行时产生颤动,减少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
图3图1的B-B剖视图;
图4图1的C-C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部运输局;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铁道部运输局;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4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接自然冷却模块
- 下一篇:高速轨道车辆车体端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