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式车辆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9108.4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M·迪特里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SMT沙夫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116 | 分类号: | B62D55/116;B60P1/16;E21F1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式车辆。
背景技术
在地下采矿中使用掩护支架,它们的重量在近些年来显著增加。在若干年前重量为15吨的支架已经认为是沉重的,而现在已经有重量为75吨的支架。这样高的运输重量对于运输装置提出显著的要求,在此只能使用专用的陆地车辆。
在具有多个单独的车轮的车辆中,携带的支架由于路段的有限高度而必须配合到车轮的轴之间。但是因为在这些轴上承受高的负载,驱动这些车轮是有意义的。但是在轮毂的区域中的驱动装置本身需要一定的宽度,因此也不能低于车轮的最小宽度。由于运输路径的有限宽度以及要被运输的支架的预定宽度,在此存在目标冲突,这随着支架的结构尺寸的增加几乎不能解决。原则上可能的是,要被携带的运输物品设置在轴之前或之后,例如在带有肘式导向装置的轮式装载机中如此。但是这导致各个轮轴的非常高的载荷。有效载荷仅能通过相应高的配重而提高,因此也在最大负载的情况下设定尽可能均匀的车轮负载。但是其缺陷在于,在空载行驶时产生极其不均匀的轴荷分布,这对于行驶特性产生不利影响。
履带式车辆也属于现有技术,它们例如描述于US6602040B1。在这些履带式车辆中在两个履带式行走装置之间有一个运输槽。该运输槽是在履带式行走装置之间的刚性连接结构并且一定程度上构成履带式车辆的底盘。为了能够将掩护支架拉入运输槽中,运输槽必须在一端下降。其方式为,抬起运输槽的另一端。为此建议,伸出支脚,该支脚使整个履带式车辆在一端抬起,使得运输槽的装载边缘下降。在 装载之后,该支脚又缩回并且履带式车辆又完全处在其两个履带式行走装置上。
在这种非常简单的下降装载边缘的方式方法中,不利的是,必须抬起半个车辆。液压油缸必须按照功率大小进行构造,这些液压油缸用于抬起车辆。另外在卸载时还必须承受装载物的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由此出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有效率的履带式车辆,其尤其是用于地下运输沉重的负载、尤其是掩护支架,在该履带式车辆中,为了将运输槽移动到装载位置上,车辆不必部分从地面抬起。
本实用新型实现一种履带式车辆,其包括一个具有两个履带式行走装置的行走装置和一个设置在两个履带式行走装置之间的运输槽以及一个连接在运输槽上的驱动和控制单元,所述运输槽用于接纳输送物、尤其是用于接纳在地下采矿中的掩护支架,运输槽支承在枢转轴承上,该枢转轴承与两个履带式行走装置位于履带式车辆的同一个纵向区段中,运输槽能围绕枢转轴承从运输位置枢转到装载位置,使得远离枢转轴承的一端能被降低并且同时驱动和控制单元能被抬起,并且使得运输槽以及驱动和控制单元在装载位置中与在运输位置中相比相对于两个履带式行走装置处于不同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车辆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装载和卸载时仅运输槽的装载边缘下降,不需要运输槽的完全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车辆具有两个履带式行走装置和一个设置在两个履带式行走装置之间的运输槽。该运输槽尤其是用于接纳沉重的负载例如掩护支架,例如这些掩护支架在地下采矿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车辆的特别之处在于,运输槽可以部分下降,而两个履带式行走装置同时全面地保持处在地面上。其方式为,运输槽通过枢转轴承相对于履带式行走装置可枢转运动地支承。因此可能的是,仅运输槽的装载边缘下降。不需要运输槽的完全下降。履带式车辆本身不 再需要被抬起。
枢转轴承或者说枢转轴承的枢转轴优选位于履带式行走装置的驱动轮和导向轮之间。因为除了驱动力之外,不仅运输槽的而且驱动和控制单元的重量,以及当然也有装载物重量的一部分,经由枢转轴导入到履带式行走装置中,所以有利的是,枢转轴设置在驱动轮和导向轮之间。另外因此产生非常紧凑的结构方式。
有利的是,两个履带式行走装置在它们的一个端部区段上经由滑槽导向装置支承在运输槽上。
运输槽相对于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导向通过滑槽导向装置实现。滑槽导向装置不仅具有在垂直方向引导运输槽的任务,而且也用于在弯道行驶时将作用在履带式行走装置上的力经由运输槽传递到相对的另一个履带式行走装置上。运输槽与枢转轴承一起构成两个在履带式行走装置之间的在横向方向上的刚性连接结构。“刚性”在此意味着,两个履带式行走装置总是保持彼此间平行的间距。微小的偏差可能通过在滑槽导向装置中的误差产生。
有利的是,在两个履带式行走装置上设置伸缩油缸,这些伸缩油缸施加伸缩力到运输槽上,以便运输槽相对于两个履带式行走装置围绕枢转轴枢转。
有利的是,各伸缩油缸在履带式行走装置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伸缩油缸的活塞杆经由联接机构与运输槽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T沙夫有限公司,未经SMT沙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91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