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针筒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9826.1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4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庾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21/00 | 分类号: | A47G21/00;A45F3/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针筒 | ||
1.便携式针筒勺,包括相互连接的勺体(1)和勺柄(2),其中勺体(1)具有凹陷的舀取腔(1-1),勺柄(2)则呈中空柱状;其特征在于:勺柄(2)的中空腔体内设有一活塞杆(3),该活塞杆(3)由前部的推塞(3-1)和后部的推杆(3-2)组成;活塞杆(3)的推塞(3-1)与勺柄(2)的内腔紧密配合并将勺柄(2)空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体,即位于推塞(3-1)前方的蓄液腔(2-1)和位于推塞(3-1)后方的推杆腔(2-2);上述蓄液腔(2-1)的前端和舀取腔(1-1)的后端各设有一连通孔(4),蓄液腔(2-1)和舀取腔(1-1)通过这2个连通孔(4)相连通;活塞杆(3)的推杆(3-2)则经推杆腔(2-2)延伸至勺柄(2)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针筒勺,其特征在于:勺体(1)和勺柄(2)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当勺体(1)上的连通孔(4)和勺柄(2)上的连通孔(4)旋转相对时,蓄液腔(2-1)与舀取腔(1-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针筒勺,其特征在于:活塞杆(3)的推杆(3-2)呈“7”字形,其推杆(3-2)的前端与推塞(3-1)固连,推杆(3-2)的后端则从推杆腔(2-2)的侧壁上设有的条状开口延伸至勺柄(2)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针筒勺,其特征在于:勺柄(2)侧壁的上的条状开口处设有刻度标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针筒勺,其特征在于:活塞杆(3)的推塞(3-1)外包覆有防滑橡胶圈(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98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