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针筒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9826.1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4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庾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21/00 | 分类号: | A47G21/00;A45F3/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针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针筒勺。
背景技术
勺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餐具,其主要用于舀取汤食。传统的勺子主要由勺体和勺柄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构成;其中勺体具有一个凹陷的舀取腔,使用时汤食盛于该勺体的舀取腔内;勺柄为实心或中空的柱状,使用者通过勺柄握持勺子。这种结构的勺子功能过于单一,只能提供简单的舀取功能,而无法满足更高级的需求。如使用者希望转移一定量液体时,由于传统勺体的舀取腔的空间有限,一次舀取的液体量也极为有限,因而需要多次舀取才能完成;如使用者希望通过该随身携带定量液体时,便无法实现该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勺子功能单一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针筒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便携式针筒勺,包括相互连接的勺体和勺柄,其中勺体具有凹陷的舀取腔,勺柄则呈中空柱状;勺柄的中空腔体内设有一活塞杆,该活塞杆由前部的推塞和后部的推杆组成;活塞杆的推塞与勺柄的内腔紧密配合并将勺柄空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体,即位于推塞前方的蓄液腔和位于推塞后方的推杆腔;上述蓄液腔的前端和舀取腔的后端各设有一连通孔,蓄液腔和舀取腔通过这2个连通孔相连通;活塞杆的推杆则经推杆腔延伸至勺柄外。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勺体和勺柄最好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这样通过旋转勺体和勺柄让勺体上的连通孔和勺柄上的连通孔相对时,使蓄液腔与舀取腔相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活塞杆的推杆最好呈“7”字形,其推杆的前端与推塞固连,推杆的后端则从推杆腔的侧壁上设有的条状开口延伸至勺柄外。
上述方案中,勺柄侧壁的上的条状开口处最好设有刻度标示。
上述方案中,活塞杆的推塞外最好还包覆有防滑橡胶圈。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普通勺子的使用方式与针筒抽吸液体的原理相结合,针筒勺的蓄液腔因此可储存一定量的液体,这样不仅能够一次性舀取更多的汤食,而且使用者可随身携带,使用时将针筒勺至于容器里,并将筒内液体按需要定量推挤至勺内,然后搅动勺柄,使推挤出的液体与杯内原有的液体混合搅拌,即可食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针筒勺的部件装配图。
图中标示:1、勺体;1-1、舀取腔;2、勺柄;2-1、蓄液腔;2-2、推杆腔;3、活塞杆;3-1、推塞;3-2、推杆;3-3、防滑橡胶圈;4、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针筒勺,其主要由相互连接的勺体1和勺柄2组成,其中勺体1具有凹陷的舀取腔1-1,勺柄2则呈中空柱状。为了能够一些性舀取更多的液体,所述勺柄2的中空腔体内还设有一活塞杆3,该活塞杆3由前部的推塞3-1和后部的推杆3-2组成。活塞杆3的推塞3-1与勺柄2的内腔紧密配合并将勺柄2空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体,即位于推塞3-1前方的蓄液腔2-1和位于推塞3-1后方的推杆3-2腔2-2。上述蓄液腔2-1的前端和舀取腔1-1的后端各设有一连通孔4,蓄液腔2-1和舀取腔1-1通过这2个连通孔4相连通。活塞杆3的推杆3-2则经推杆3-2腔2-2延伸至勺柄2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针筒抽吸的原理,吸取液体时,将勺体1和勺柄2上的连通孔4浸入待吸取的液体中,之后向后提拉推杆3-2并造成一个负压将液体抽入到蓄液腔2-1内;使用蓄液腔2-1内的液体时,将推杆3-2向前推挤,蓄液腔2-1内的液体便被挤出至另一容器中;这样便实现了一次性大量转移液体的功能。
上述勺体1和勺柄2可以直接固连在一起,这样蓄液腔2-1前端的连通孔4和舀取腔1-1后端的连通孔4始终相对,蓄液腔2-1和舀取腔1-1一直连通状态。但为了避免因使用者不慎而碰触推杆3-2所导致蓄液腔2-1内的液体挤出,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勺体1和勺柄2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这样在吸取液体时,可以通过旋转勺体1让勺体1上的连通孔4与勺柄2上的连通孔4相对的方式使蓄液腔2-1与舀取腔1-1相连通,或直接将勺体1从勺柄2取下的方式让蓄液腔2-1与外界相通。之后,将蓄液腔2-1的连通孔4浸入待吸取的液体中,并向后提拉推杆3-2将容器内的液体吸入到蓄液腔2-1内存储。吸取完毕后,通过旋转勺体1让勺体1上的连通孔4与勺柄2上的连通孔4相错,让蓄液腔2-1与舀取腔1-1不连通,这样液体便被密闭在蓄液腔2-1中,供使用者随身携带。使用时,只需让转勺体1让勺体1上的连通孔4与勺柄2上的连通孔4相对,或直接取下勺体1,并向前推挤推杆3-2让液体从蓄液腔2-1中留出供使用者食用。
活塞杆3的推杆3-2可以为“1”字形的竖直的长杆,此时,推杆3-2的后端从推杆3-2腔2-2的后部开口延伸至勺柄2外,也可以如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示,活塞杆3的推杆3-2呈“7”字形,其推杆3-2的前端与推塞3-1固连,推杆3-2的后端则从推杆3-2腔2-2的侧壁上设有的条状开口延伸至勺柄2外。为了能够直观显示液体的吸取和挤出量,本实用新型所述勺柄2侧壁的上的条状开口处还设有刻度标示。这样可将推杆3-2的后端对准所需刻度便能准确控制液体的的吸取和挤出量。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活塞杆3的推塞3-1外包覆防滑橡胶圈3-3来提高推塞3-1的密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9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