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后雾灯的汽车后尾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4068.2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6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罗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捷极光汽车灯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30 | 分类号: | B60Q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283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雾灯 汽车 尾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尾灯,属于汽车灯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改进后雾灯的汽车后尾灯。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汽车后尾灯一般采用普通卤素灯泡作为光源,这种类型的光源虽然可以满足当前汽车灯具的照明需求,但是,在当下社会大力提倡低碳、环保、节能的趋势下,这种类型的光源因其功率高、寿命短、安全性不够高等等问题而导致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汽车灯具进行相应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即针对汽车后尾灯进行的技术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照明效果好、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的改进后雾灯的汽车后尾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进后雾灯的汽车后尾灯,包括有灯壳、装设于灯壳上的镜片、及装设于灯壳内的发光部件;所述发光部件包括有恒流驱动板和行车/刹车模块、行车/雾灯模块、行车模块及转向模块,上述模块分别与恒流驱动板电性连接由其驱动工作。
进一步,所述行车/刹车模块中行车LED灯和刹车LED灯为共线输出,采用并联设计,发光角为50度,刹车电流为25mA,行车电流为8mA。
进一步,所述行车/雾灯模块中行车LED灯和雾灯LED灯采用并联设计,发光角为25度,电流为250mA。
进一步,所述行车模块中行车LED灯采用并联设计,发光角为20度,行车电流为8mA。
进一步,所述转向模块中转向LED灯采用并联设计,发光角为50度,电流为250mA。
进一步,所述恒流驱动板与汽车电源连接由其驱动控制工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采用LED灯作为光源,并采用专门设计的控制电路,实现高效照明且节能环保;
2、整体结构紧凑合理,制作方便容易,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有利于推广使用。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结构的汽车后尾灯,包括有灯壳1、装设于灯壳上的镜片2、及装设于灯壳内的发光部件3;所述发光部件3包括有恒流驱动板35和行车/刹车模块31、行车/雾灯模块32、行车模块33及转向模块34,上述模块分别与恒流驱动板35电性连接由其驱动工作,恒流驱动板35与汽车电源连接由其驱动控制。
上述行车/刹车模块31中行车LED灯和刹车LED灯为共线输出,采用并联设计,发光角为50度,刹车电流为25mA,行车电流为8mA。
上述行车/雾灯模块32中行车LED灯和雾灯LED灯采用并联设计,发光角为25度,电流为250mA。
上述行车模块33中行车LED灯采用并联设计,发光角为20度,行车电流为8mA。
上述转向模块34中转向LED灯采用并联设计,发光角为50度,电流为250mA。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和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捷极光汽车灯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捷极光汽车灯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4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带
- 下一篇:改进结构的汽车后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