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列径向十四柱塞马达用配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9304.X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5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化;覃健召;叶春浓;尤梓标;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中意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C1/34 | 分类号: | F03C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十四 柱塞 马达 用配油 装置 | ||
1.一种双列径向十四柱塞马达用配油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后盖(1)、推力弹簧(2)、浮动环(3)、配油盘(4)、传动轴(5)、配油板(6)和壳体(7),壳体(7)的上部依次安装有配油板(6)、配油盘(4)和后盖(1),后盖(1)由安装螺钉(8)固定在马达的壳体(7)最上部,浮动环(3)间隙配合安装在后盖(1)的阶梯孔上,由双向密封圈(14)和双向密封圈(16)来密封隔断A、B油口,圆柱销(15)将浮动环(3)定位在后盖(1)上、并位于配油盘(4)的上部,以便与配油盘(4)配合,推力弹簧(2)安装在后盖(1)和浮动环(3)之间的阶梯孔内,传动轴(5)经壳体(7)底部进入,穿过配油板(6),并通过传动轴(5)上的花键与配油盘(4)连接,以使配油盘(4)由传动轴(5)上的花键带动一起同步旋转,配油盘(4)下方的传动轴(5)上还设置有活塞(11),活塞(11)通过弹性卡环(13)固定在配油盘(4)里面,在螺栓(8)作用下,端盖(1)、推力弹簧(2)、浮动环(3)构成一个整体,把配油盘(4)始终压在配油板(6)上,活塞(11)及其上的O型密封圈(12)一同作用割断壳体(7)与A油腔,所述配油盘(4)上开有配油腰形槽(17)、配油腰形槽(18)、配油腰形槽(19)、配油腰形槽(20),平衡槽(21)、平衡槽(26)、配油流道(22)、配油流道(23)、配油流道(24)、配油流道(25)、卸油流道(27)和卸油流道(28),所述浮动环(3)、配油板(6)与配油盘(4)相接触的面(33)和面(36)设有喷钼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列径向十四柱塞马达用配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配油腰形槽(17)与配油腰形槽(19)的横截面面积和包角相等、且沿配油盘轴向对称,而配油腰形槽(18)与配油腰形槽(20)的截面面积和包角相等、且沿配油盘轴向对称,平衡槽(21)和平衡槽(26)面积和包角相等、且沿配油盘轴向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列径向十四柱塞马达用配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配油盘(4)以及配油盘(4)上的配油流道(22)、配油流道(23)、配油流道(24)、配油流道(25)、卸油流道(27)和卸油流道(28)为一体铸造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列径向十四柱塞马达用配油装置,其特征是,沿所述配油板(6)的径向钻设有内、外两排分油孔(29)、(30),每排分油孔由七个呈均匀分布状设置的油孔构成,油孔(29)与配油腰形槽(17)和配油腰形槽(19)构成第一列七个柱塞油缸配油装置,油孔(30)与配油腰形槽(18)和配油腰形槽(20)构成第二列七个柱塞油缸配油装置,同时在配油盘(4)端面上沿径向均匀开设七个腰形盲孔(31),其包角与平衡槽(21)或(26)之和为π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列径向十四柱塞马达用配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配油腰形槽(17)、配油腰形槽(18)、配油腰形槽(19)和配油腰形槽(20)的两头均开有两个深度为1mm的圆弧小槽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中意液压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中意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93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