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感式童车多种状态的转换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2610.4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9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茂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茂盛 |
主分类号: | B62B7/12 | 分类号: | B62B7/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感 童车 多种 状态 转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童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动感式童车多种状态的转换结构。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开发了多款能够增强承坐乐趣的动感式童车,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或授权。此类童车在推行移动过程中,不需要其它动力,即可把人的推力转换成机械能,使承载体呈波浪状起伏运动,坐于其内的婴幼儿产生尤如骑马奔驰般的感觉,从而适应了婴幼儿的好动心理,使坐于童车承载体内的婴幼儿感觉新鲜、好玩、刺激、舒适,增强了乘坐的乐趣,婴幼儿久坐不厌。如专利申请号200810063599.8、专利号201020116216.1,以上两种技术方案都采用手动与电动结合的方式,手动与电动的转换通过两套可扳动的齿轮架来实现,使两套齿轮架上的惰齿轮分别与偏心轴上的齿轮相啮合或脱离。因其具有两套操作,缺点是结构复杂、操作麻烦,并容易产生误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感式童车多种状态的转换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不会产生误操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动感式童车多种状态的转换结构,包括两后轮、后轮轴、车架、偏心轴、承载体,一后轮与后轮轴的一端紧配,另一后轮与后轮轴的另一端转动配合;后轮轴与车架后部转动配合,偏心轴与承载体连动,偏心轴上设一移动齿轮,偏心轴与移动齿轮间设一滑键,移动齿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手推齿轮和电动齿轮,手推齿轮紧配于后轮轴;车架上设一电机,电机与电源相联,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所述的电动齿轮;横向滑动所述的移动齿轮,移动齿轮与手推齿轮或电动齿轮相啮合或脱离。
优选的,车架后部铰接一撑脚,该撑脚支撑于地面时,使两后轮脱离地面。
优选的,偏心轴沿其长度方向形成一道槽,该槽通过所述的滑键配合所述的移动齿轮。
优选的,后轮轴转动配合一手推齿轮架,手推齿轮啮合一手推惰齿轮,手推齿轮和手推 惰齿轮处于手推齿轮架内;所述的减速器伸出一输出轴,该输出轴转动配合一电动齿轮架,该输出轴与所述的电动齿轮紧配,电动齿轮啮合一电动惰齿轮,电动齿轮和电动惰齿轮处于电动齿轮架内;车架安装一拨叉,扳动拨叉,拨叉使移动齿轮横向滑动,从而使移动齿轮通过手推惰齿轮或电动惰齿轮与手推齿轮或电动齿轮啮合或脱离。
优选的,偏心轴滑动配合一齿轮架,所述的移动齿轮啮合一惰轮,两者处于齿轮架内,横向滑动所述的齿轮架,带动移动齿轮与惰轮横向移动,从而使移动齿轮通过惰轮与手推齿轮或电动齿轮啮合或脱离。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童车具有三状态:一、手推童车,承载体平移式行走,此状态与传统童车相同;二、手推童车,承载体作上下起伏、前后摇摆式行走;三、撑起后轮,启动电机,使承载体作上下起伏、前后摇摆式运动。此三种状态的转换通过移动齿轮的横向移动来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其操作只采用一套操作机械,结构简单,并避免了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童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中:后轮1、后轮2、后轮轴3、车架4、万向前轮5、承载体7、推杆8、加强杆9、撑脚10、手推齿轮架11、手推齿轮12、手推惰齿轮13、轴14、偏心轴15、移动齿轮16、拨叉17、铰轴18、电机19、电机轴20、减速器21、电动输出轴22、电动齿轮架23、电动齿轮24、电动惰齿轮25、轴26、连杆27、惰轮28、移动架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两后轮1、2通过后轮轴3相连,后轮1与后轮轴3的一端紧固配合,后轮2与后轮轴3的另一端转动配合。后轮轴3与车架4的后部转动配合,车架4的前底部设置万向前轮5,车架4的前上部通过摇摆机构与承载体7的前部相连,摇摆机构 包括摇杆6-1,摇杆6-1上端与承载体下部的凸耳7-1转动配合,摇杆6-1下端与车架上部的凸耳4-1转动配合。车架4的后部与推杆8固定相连,推杆8呈倾斜状,两者间还连接加强杆9。
车架4的后底部还铰接撑脚10,当童车平移或手推摇摆行走时,该撑脚10向上翻转成水平状态,使其脱离地面;当童车采用电动驱动时,该撑脚10撑于地面,其高于两后轮1、2,从而使两后轮1、2脱离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茂盛,未经吴茂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26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婴儿推车的定向刹车结构
- 下一篇:气瓶快捷装卸手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