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件供给排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7816.6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6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入江洋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恩斯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林宇清 |
地址: | 215335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供给 排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供给排出装置,其向磨削机等机床的加工部供给或从加工部排出轴承套圈等环形工件。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向机床供给、排出滚动轴承套圈等环形工件的所谓双臂式供给排出装置。该供给排出装置包括第一臂;其使第一保持部沿着第一滚道旋转;第二臂,其使第二保持部沿着通过位于第一滚道上的加工位置以及供给排出位置的第二滚道进行旋转。第一保持部以及第二保持部分别逐一保持工件,防止相互干扰的同时当第一保持部从加工位置以及供给排出位置的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时,第二保持部从加工位置以及供给排出位置的另一位置移动到一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8-188686号公报
工件由第一保持部或者第二保持部输送到加工位置,对于工件实施磨削等加工。此时,工件被配置于磨削位置,并且保持部以不与工件接触的状态在磨削位置附近等待,从工件的两侧注入磨削液。工件,如轴承套圈,通过磨削形成滚道槽。工件在磨削位置由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交替输送,所以在磨削位置附近等待的保持部的形状不同时,则向工件注入磨削液的量不同,而导致流向滚道槽的水的积蓄量不同。另一方面,磨削加工时采用加工中测量仪测量滚道槽的尺寸。然而,加工中测量仪测量出包含积水在内的尺寸,因而存在所加工的工件尺寸根据积水量的不同而不同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加工位置上使所加工的工件尺寸稳定的双臂式工件供给排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结构。
(1)一种工件供给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保持部,其通过圆弧状的固定爪和配置于固定爪内周缘外侧的活动爪保持工件;
第一臂,其可旋转以使得沿着第一旋转轴周围的第一滚道移动所述第一保持部;
第二保持部,其通过圆弧状的固定爪和配置于固定爪内周缘外侧的活动爪保持工件;
第二臂,其可旋转以使得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二旋转轴周围沿着通过位于所述第一滚道上的加工位置以及供给排出位置的第二滚道移动所述第二保持部,
所述第一保持部固定爪的内周缘与所述第二保持部固定爪的内周缘具有同样的形状。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工件供给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持部固定爪的内周缘与第二保持部固定爪的内周缘,均具有大于180度的圆弧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工件供给排出装置,通过使第一保持部的固定爪与第二保持部的固定爪具有同样形状的内周缘,则在加工位置附近等待的保持部为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的任一者,在加工位置被注入工件的磨削液等对于加工中测量仪的测量所带来的影响几乎相同,并且加工中测量仪能够在相同状态下对工件尺寸进行监测。因此,能够消除所加工的工件尺寸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件供给排出装置的重要部分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工件供给排出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工件供给排出装置的第一保持部固定爪的立体图。
图4是工件供给排出装置的第二保持部固定爪的立体图。
图5是举例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件供给排出装置的第一保持部或第二保持部输送的工件进行加工时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工件供给排出装置
10 第一臂
11 第一保持部
12 第一旋转轴
13 第一滚道
20 第二臂
21 第二保持部
22 第二旋转轴
23 第二滚道
30 输送机构
31 夹头部
41 固定爪
42 活动爪
45 固定爪
46 活动爪
100 加工中测量仪
101 探头
102 滚道槽
103 磨削液
104 砂轮
L 第一以及第二旋转轴的连结线
TP 供给排出位置
W 环状工件(工件)
WP 加工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件供给排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恩斯克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恩斯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7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