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自充电式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9339.7 | 申请日: | 201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8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军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K17/06;B62M7/04;B62M6/80;B62M11/04;H02J7/14;H02K7/10;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陈月华 |
地址: | 256809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充电式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自充电式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驱动装置都是单一的电动机,它只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输出,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定,且选定的功率通常大于额定负载,而负载也时常会发生变化,因此,电动机在某些具体情况下输出的机械能得不到有率的利用,而白白浪费,例如负载变小时。另外,电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间断工作,使得电动机频繁启动,会大幅缩短了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自充电式驱动装置,它可将输出的多余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储存,并且,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循环自充电,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另外,它可使电动机连续工作,负载短时间内减小或取消时,电动机无须停机,其输出的机械能可由电动机部分转化为电能储存于蓄电池内。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循环自充电式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主动轴,主动轴上安装传动轮和主动轴链轮;壳体内安装第一变速箱、发电机、电动机和蓄电池,发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发电机链轮,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电动机链轮,第一变速箱的输出轴上安装第一变速箱输出链轮,第一变速箱的输入轴上安装第一变速箱输入链轮,电动机链轮与主动轴链轮之间安装第三链条,传动轮与第一变速箱输入链轮之间安装第二链条,第一变速箱输出链轮与发电机链轮之间安装第一链条;蓄电池分别通过导线与电动机和发电机连接;蓄电池与发电机之间的导线上安装桥式整流器和变压器。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壳体安装于三轮车的车架上,主动轴替代三轮车的车轮轴,主动轴的两端各安装一个车轮。壳体安装于三轮车的车架上,主动轴的一端穿出壳体外安装花键轴,花键轴上安装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花键轴花键配合;车架上安装中心轴,中心轴上开设滑槽,中心轴上安装操作杆,操作杆与中心轴配合,操作杆的一端安装连接杆,连接杆通过第一铰链座与操作杆铰接,第一铰链座上设有拔叉,拔叉与第三齿轮配合;车架上安装货架、第二齿轮轴、第四齿轮轴、液压缸支架、油缸、第二减速箱和支架,三轮车的车轮轴上安装车轴链轮;货架的后端通过第四铰链座与车架铰接;液压缸支架上安装第一油管,第一油管通过第二铰链座与液压缸支架铰接,液压缸支架的活塞杆通过第三铰链座与货架铰接;第二齿轮轴上安装第二齿轮传动链轮和第二齿轮,第四齿轮轴上安装第四齿轮传动链轮和第四齿轮,第二减速箱的输出轴上安装第二减速箱齿轮,第二减速箱的输入轴上安装第二减速箱输入链轮;油缸的活塞杆上安装螺母,螺母的外周安装丝杠齿轮和轴承,轴承与支架连接;第二齿轮传动链轮与车轴链轮之间安装第四链条,第四齿轮传动链轮与第二减速箱输入链轮之间安装第五链条,第二减速箱齿轮与丝杠齿轮啮合;油缸与液压缸之间安装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装有电动机和发电机,工作时,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部分被发电机重新转化为电能储存于蓄电池内,部分用于负载。当负载消耗能量减小时,由于电动机输的功率是恒定的,因此,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大部分被发电机利用发电重新储存于蓄电池内,可避免能量浪费。另外,它可使其内的电动机连续工作,无须频繁启动,可有效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运行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图;图3是图2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 2第一链条 3第一变速箱输出链轮 4第一变速箱 5第一变速箱输入链轮 6第二链条 7传动轮 8主动轴 9主动轴链轮 10第三链条 11电动机链轮 12电动机 13发电机链轮 14发电机 15固定座 16壳体支撑座 17货架 18花键轴 19车架 20液压缸支架 21液压缸 22第二齿轮轴 23第二齿轮传动链轮 24第四链条 25车轴链轮 26第一油管 27油缸 28第一油腔 29活塞 30活塞杆 31第二油腔 32第二油管 33丝杠齿轮 34丝杠 35第二减速箱齿轮 36第二减速箱 37第二减速箱输入链轮 38车轮轴 39第五链条 40第二齿轮 41第四齿轮 42第四齿轮轴 43第四齿轮传动链轮 44第三齿轮 45桥式整流器 46拔叉 47轴承 48螺母 49操作柄 50支架 51蓄电池 52变压器 53第一铰链座 54操作杆 55中心轴 56滑槽 57连接杆 58第二铰链座 59第三铰链座 60第四铰链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军,未经张文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93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