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气缸体主轴承座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5754.1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5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瑞;杨栋宇;马茂;马文亮;李慧军;由毅;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16C35/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缸体 主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气缸体主轴承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气缸体一般分为三种:平分式气缸体、龙门式气缸体和隧道式气缸体,各种气缸体上均具有用于安装曲轴的主轴承座,目前气缸体主轴承座都采用平直的厚壁结构,即气缸体主轴承座根部加工成直角结构,这样能保证足够的强度,但是这种结构的气缸体主轴承座的重量大,车辆运行的耗油量较大,机械加工的切削加工量也较大。
针对现有气缸体主轴承座存在的问题,人们对气缸体主轴承座进行了各种设计和改进,有些还申请了专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轴承座[申请号:200620074546.2;授权公告号:CN2921323Y],其沿曲轴轴线方向的厚度与曲轴主轴颈的轴向长度为间隙配合,曲轴轴承座设轴承座腹板和轴承座边缘,轴承座边缘沿曲轴轴线方向的宽度大于轴承座腹板在该方向上的厚度两者结合部位的断面形成“T”字形结构。
上述的汽车发动机曲轴轴承座能减轻气缸体重量,降低材料消耗,而且能减少机械加工的切削量,但是轴承座边缘与轴承座腹板的断面形成“T”字形结构,此处工艺性不好,并且会造成应力集中,降低了气缸体的疲劳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降低应力集中的汽车气缸体主轴承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气缸体主轴承座,包括与气缸体连成一体的主轴承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承座本体呈拱形,所述的主轴承座本体用于接触主轴承座盖的接触面与气缸体之间设有能降低应力集中的卸载结构。
本汽车气缸体主轴承座用于安装并支撑发动机曲轴的主轴颈,曲轴的主轴颈位于主轴承座内,再将主轴承座盖与主轴承座本体的接触面接触扣合,这样就能将曲轴的主轴颈定位安装。因为主轴承座本体的接触面与气缸体之间设有卸载结构,所以降低了曲轴转动时在主轴承座本体处产生的应力,避免了应力集中,提高了气缸体的疲劳强度。
在上述的汽车气缸体主轴承座中,所述的卸载结构为卸载槽。卸载槽有效避免了主轴承座本体根部的应力集中,卸载槽与主轴承座本体一起铸造成型,加工方便,而且卸载槽的设置节省了原材料,减轻了气缸体的重量。
在上述的汽车气缸体主轴承座中,所述的卸载槽为圆弧形槽。圆弧形槽的内壁为圆弧面光滑过渡,能将应力分散,避免应力集中。
在上述的汽车气缸体主轴承座中,所述的卸载槽沿主轴承座本体的轴向方向贯穿主轴承座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气缸体主轴承座具有以下优点:
1、本汽车气缸体主轴承座的结构简单,主轴承座铸造成型后,只需再加工主轴承座本体用于与主轴承座盖接触的接触面,加工简单,工艺性好。
2、本汽车气缸体主轴承座通过卸载结构降低了主轴承座本体根部的应力集中,提高了气缸体的疲劳强度。
3、本汽车气缸体主轴承座通过卸载槽的设置,减轻了气缸体的重量,减少了车辆运行的耗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气缸体主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承座本体;1a、接触面;2、气缸体;3、卸载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汽车气缸体主轴承座包括与气缸体2连成一体的主轴承座本体1,主轴承座本体1用于安装并支撑发动机曲轴的主轴颈,曲轴的主轴颈位于主轴承座内,再将主轴承座盖与主轴承座本体1的接触面1a接触扣合,这样就能将曲轴的主轴颈定位安装。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主轴承座本体1呈拱形,主轴承座本体1用于接触主轴承座盖的接触面1a与气缸体2之间设有能降低应力集中的卸载结构。卸载结构为沿主轴承座本体1的轴向方向贯穿主轴承座本体1的卸载槽3,因主轴承座本体1呈拱形,所以主轴承座本体1根部的接触面1a有两接触端面,这样卸载槽3的数量也有两道,即一道卸载槽3位于相应的接触端面与气缸体2之间。卸载槽3采用圆弧形槽,圆弧形槽的内壁为圆弧面光滑过渡,能将应力分散,更有效避免应力集中。
本汽车气缸体主轴承座通过卸载槽3有效避免了主轴承座本体1根部的应力集中,提高了气缸体2的疲劳强度,卸载槽3与主轴承座本体1一起铸造成型,加工方便,而且卸载槽3的设置节省了原材料,减轻了气缸体2的重量,降低了油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57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