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PTO和PTI功能的大功率减速离合齿轮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3919.X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0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梅;曹建新;丁海光;秦蕊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3/02 | 分类号: | B63H23/02;F16H3/087;F16H5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12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to pti 功能 大功率 减速 离合 齿轮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动力传递用的减速离合、并带辅助功率输出和辅助功率输入的船用齿轮箱,尤其是一种与可调螺距螺旋桨匹配的带PTO/PTI功能的船用齿轮箱。
背景技术
传统齿轮箱与固定桨匹配,齿轮箱主传动由顺车、倒车两套离合器组成,当用于多工况的船舶配套时,油耗比较大,主机发出的功率不能完全被利用起来;齿轮箱不带PTO/PTI功能,满足不了用户对齿轮箱多功能的要求;齿轮箱报警较少,自动化程度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功能多,传递能力大,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较高,能使主机始终在最佳工况下运行,降低油耗,延长寿命的带PTO和PTI功能的大功率减速离合齿轮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主要由输入离合器部件、PTO离合器部件、PTI离合器部件、输出部件、箱体部件、油泵传动轴部件、管路部件、PTO/PTI输出部件组成,所述输入离合器部件包括有一前端通过输入法兰及高弹性联轴器与动力相联的输入油缸,该输入油缸后端与输入离合器连接;所述输入离合器通过键加过盈连接有输入轴齿轮,该输入轴齿轮与输出部件的输出齿轮啮合;位于输入离合器的两侧各设置有PTO主动齿轮和PTI主动齿轮,其中PTO主动齿轮通过与之啮合的PTO中间齿轮Ⅰ及PTO离合器与PTO中间齿轮Ⅱ相连,该PTO中间齿轮Ⅱ与PTO/PTI输出部件中的PTO从动齿轮啮合;所述PTI主动齿轮通过与之啮合的PTI中间齿轮Ⅱ及PTI离合器与PTI中间齿轮Ⅰ相连,该PTI中间齿轮Ⅰ与PTO/PTI输出部件中的PTI输出部件中的PTI从动齿轮啮合。
所述的输入离合器部件的传动输入与输出部件的输出呈垂直异中心布置,PTO/PTI输出部件的输出与输出部件的输出也呈垂直异中心布置,在所述输入离合器部件的尾部相接有油泵传动轴部件,所述PTO/PTI输出部件位于输出部件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满足了工况较为复杂船舶的要求,具有结构紧凑,传递路线和液压系统设计新颖,指标先进,传递能力大,自动化程度较高,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传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输入离合器部件1、PTO离合器部件2、PTI离合器部件3、输出部件4、箱体部件5、油泵传动轴部件6、管路部件7、PTO/PTI输出部件8组成,所述输入离合器部件1包括有一前端通过输入法兰9及高弹性联轴器与动力相联的输入油缸46,该输入油缸46后端与输入离合器13连接;所述输入离合器13通过键加过盈连接有输入轴齿轮16,该输入轴齿轮16与输出部件4的输出齿轮17啮合;位于输入离合器13的两侧各设置有PTO主动齿轮24和PTI主动齿轮43,其中PTO主动齿轮24通过与之啮合的PTO中间齿轮Ⅰ25及PTO离合器26与PTO中间齿轮Ⅱ31相连,该PTO中间齿轮Ⅱ31与PTO/PTI输出部件8中的PTO从动齿轮32啮合;所述PTI主动齿轮43通过与之啮合的PTI中间齿轮Ⅱ42及PTI离合器39与PTI中间齿轮Ⅰ37相连,该PTI中间齿轮Ⅰ37与PTO/PTI输出部件8中的PTI输出部件中的PTI从动齿轮36啮合。
所述的输入离合器部件1的传动输入与输出部件4的输出呈垂直异中心布置,PTO/PTI输出部件的输出与输出部件4的输出也呈垂直异中心布置,在所述输入离合器部件1的尾部相接有油泵传动轴部件6,所述PTO/PTI输出部件位于输出部件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39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